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97年台南地區月初時刻表

台南
date 月出時刻 方位角 過中天時刻 仰角 月沒時刻 方位角
2008/01/01 00:20 99 06:14 57S 12:04 258
2008/01/02 01:10 105 06:55 51S 12:36 252
2008/01/03 02:02 110 07:39 47S 13:12 247
2008/01/04 02:56 115 08:25 43S 13:51 244
2008/01/05 03:50 118 09:13 40S 14:35 241
2008/01/06 04:45 120 10:05 39S 15:24 239
2008/01/07 05:39 121 10:58 39S 16:17 240
2008/01/08 06:30 119 11:51 40S 17:15 242
2008/01/09 07:17 117 12:43 43S 18:13 245
2008/01/10 07:59 112 13:33 47S 19:12 250
2008/01/11 08:38 107 14:21 52S 20:10 256
2008/01/12 09:14 101 15:08 58S 21:07 263
2008/01/13 09:48 94 15:53 65S 22:03 270
2008/01/14 10:22 87 16:39 71S 23:01 277
2008/01/15 10:58 80 17:26 78S
2008/01/16 11:36 73 18:17 84S 00:01 284
2008/01/17 12:20 67 19:12 89S 01:04 290
2008/01/18 13:09 63 20:11 87N 02:10 296
2008/01/19 14:06 60 21:14 85N 03:17 299
2008/01/20 15:09 60 22:19 85N 04:24 301
2008/01/21 16:16 61 23:21 88N 05:26 300
2008/01/22 17:23 65 06:22 297
2008/01/23 18:27 71 00:19 88S 07:09 292
2008/01/24 19:27 77 01:12 83S 07:50 286
2008/01/25 20:24 84 02:00 77S 08:27 280
2008/01/26 21:18 90 02:45 71S 09:00 273
2008/01/27 22:10 97 03:27 65S 09:31 266
2008/01/28 23:01 103 04:08 59S 10:02 260
2008/01/29 23:53 109 04:50 53S 10:34 254
2008/01/30 05:33 48S 11:09 249
2008/01/31 00:46 113 06:18 44S 11:46 245
2008/02/01 01:40 117 07:05 41S 12:28 242
2008/02/02 02:35 120 07:56 39S 13:15 240
2008/02/03 03:29 121 08:48 38S 14:07 239
2008/02/04 04:21 120 09:41 39S 15:03 241
2008/02/05 05:10 118 10:34 41S 16:01 244
2008/02/06 05:55 114 11:26 45S 17:01 248
2008/02/07 06:36 109 12:15 50S 18:00 254
2008/02/08 07:13 103 13:03 56S 18:59 260
2008/02/09 07:49 96 13:50 63S 19:57 267
2008/02/10 08:24 89 14:36 69S 20:55 275
2008/02/11 08:59 82 15:24 76S 21:55 282
2008/02/12 09:37 75 16:14 82S 22:57 289
2008/02/13 10:18 69 17:07 88S
2008/02/14 11:05 64 18:05 88N 00:02 294
2008/02/15 11:59 61 19:05 85N 01:08 298
2008/02/16 12:58 59 20:08 85N 02:14 300
2008/02/17 14:02 60 21:09 86N 03:16 300
2008/02/18 15:08 63 22:07 90N 04:12 298
2008/02/19 16:11 68 23:01 86S 05:02 294
2008/02/20 17:12 74 23:50 80S 05:45 289
2008/02/21 18:10 80 06:22 283
2008/02/22 19:05 87 00:36 74S 06:57 276
2008/02/23 19:58 94 01:20 68S 07:29 269
2008/02/24 20:51 100 02:02 61S 08:00 263
2008/02/25 21:43 106 02:44 56S 08:32 257
2008/02/26 22:36 111 03:26 50S 09:06 251
2008/02/27 23:30 116 04:11 46S 09:42 246
2008/02/28 04:57 42S 10:22 243
2008/02/29 00:24 119 05:46 40S 11:07 240
2008/03/01 01:19 120 06:38 38S 11:56 239
2008/03/02 02:11 121 07:30 39S 12:50 240
2008/03/03 03:01 119 08:23 40S 13:47 242
2008/03/04 03:47 116 09:14 43S 14:45 246
2008/03/05 04:29 112 10:05 48S 15:45 251
2008/03/06 05:08 106 10:54 53S 16:44 257
2008/03/07 05:45 99 11:41 60S 17:43 264
2008/03/08 06:21 92 12:29 66S 18:43 272
2008/03/09 06:57 85 13:17 73S 19:44 279
2008/03/10 07:35 77 14:08 80S 20:47 286
2008/03/11 08:16 71 15:02 86S 21:53 292
2008/03/12 09:02 65 15:59 89N 23:00 297
2008/03/13 09:55 61 16:59 86N
2008/03/14 10:53 60 18:02 85N 00:07 300
2008/03/15 11:55 60 19:03 86N 01:11 301
2008/03/16 13:00 62 20:01 88N 02:08 299
2008/03/17 14:03 66 20:55 87S 02:59 296
2008/03/18 15:03 72 21:45 82S 03:43 291
2008/03/19 16:01 78 22:31 76S 04:21 285
2008/03/20 16:56 85 23:15 70S 04:56 279
2008/03/21 17:49 91 23:57 64S 05:28 272
2008/03/22 18:41 98 06:00 266
2008/03/23 19:34 104 00:39 58S 06:31 259
2008/03/24 20:26 109 01:21 52S 07:04 253
2008/03/25 21:20 114 02:05 48S 07:40 248
2008/03/26 22:15 118 02:51 44S 08:18 244
2008/03/27 23:09 120 03:39 41S 09:01 241
2008/03/28 04:29 39S 09:48 240
2008/03/29 00:02 121 05:20 38S 10:39 240
2008/03/30 00:52 120 06:12 39S 11:34 241
2008/03/31 01:39 117 07:04 42S 12:31 244
2008/04/01 02:22 114 07:53 46S 13:29 248
2008/04/02 03:02 109 08:42 51S 14:27 254
2008/04/03 03:39 103 09:30 56S 15:26 261
2008/04/04 04:15 96 10:17 63S 16:25 268
2008/04/05 04:51 88 11:05 70S 17:26 275
2008/04/06 05:28 81 11:55 77S 18:29 283
2008/04/07 06:09 74 12:49 83S 19:36 290
2008/04/08 06:55 68 13:47 89S 20:45 295
2008/04/09 07:46 63 14:48 87N 21:55 299
2008/04/10 08:44 60 15:52 85N 23:02 300
2008/04/11 09:47 60 16:56 85N
2008/04/12 10:53 62 17:56 88N 00:03 299
2008/04/13 11:57 65 18:52 89S 00:56 297
2008/04/14 12:58 70 19:43 84S 01:42 292
2008/04/15 13:56 76 20:30 78S 02:22 287
2008/04/16 14:51 83 21:13 72S 02:58 281
2008/04/17 15:44 89 21:55 66S 03:30 274
2008/04/18 16:36 96 22:37 60S 04:01 268
2008/04/19 17:27 102 23:18 54S 04:33 261
2008/04/20 18:20 107 05:05 255
2008/04/21 19:13 112 00:01 49S 05:39 250
2008/04/22 20:07 116 00:46 45S 06:16 246
2008/04/23 21:01 119 01:34 42S 06:58 242
2008/04/24 21:55 120 02:23 40S 07:43 240
2008/04/25 22:46 120 03:14 39S 08:33 240
2008/04/26 23:33 118 04:05 39S 09:26 241
2008/04/27 04:56 41S 10:21 243
2008/04/28 00:17 115 05:46 44S 11:18 247
2008/04/29 00:57 111 06:33 49S 12:14 252
2008/04/30 01:34 105 07:20 54S 13:11 258
2008/05/01 02:09 99 08:06 60S 14:08 264
2008/05/02 02:44 92 08:52 67S 15:07 272
2008/05/03 03:20 85 09:41 73S 16:08 279
2008/05/04 03:59 77 10:33 80S 17:13 286
2008/05/05 04:42 71 11:29 86S 18:21 293
2008/05/06 05:32 65 12:30 89N 19:33 297
2008/05/07 06:29 61 13:35 86N 20:44 300
2008/05/08 07:32 60 14:41 85N 21:50 300
2008/05/09 08:39 61 15:45 87N 22:48 298
2008/05/10 09:46 64 16:45 90S 23:39 294
2008/05/11 10:51 69 17:39 85S
2008/05/12 11:51 74 18:28 80S 00:21 288
2008/05/13 12:47 81 19:12 74S 00:59 282
2008/05/14 13:40 87 19:55 68S 01:32 276
2008/05/15 14:32 94 20:36 62S 02:04 269
2008/05/16 15:24 100 21:17 56S 02:35 263
2008/05/17 16:15 106 22:00 51S 03:07 257
2008/05/18 17:08 111 22:44 46S 03:40 252
2008/05/19 18:02 115 23:30 43S 04:16 247
2008/05/20 18:56 118 04:56 243
2008/05/21 19:50 120 00:19 40S 05:40 241
2008/05/22 20:41 120 01:10 39S 06:29 240
2008/05/23 21:30 119 02:01 39S 07:21 240
2008/05/24 22:14 116 02:52 40S 08:16 242
2008/05/25 22:55 112 03:41 43S 09:11 246
2008/05/26 23:32 107 04:29 47S 10:07 250
2008/05/27 05:15 52S 11:02 256
2008/05/28 00:07 101 06:00 58S 11:57 262
2008/05/29 00:41 95 06:44 64S 12:53 269
2008/05/30 01:15 88 07:30 71S 13:51 276
2008/05/31 01:52 81 08:19 77S 14:52 283
2008/06/01 02:31 74 09:11 83S 15:57 290
2008/06/02 03:17 68 10:09 89S 17:07 295
2008/06/03 04:10 63 11:12 87N 18:18 299
2008/06/04 05:10 60 12:19 85N 19:28 300
2008/06/05 06:17 60 13:26 86N 20:33 299
2008/06/06 07:27 62 14:30 89N 21:28 295
2008/06/07 08:35 67 15:28 87S 22:16 290
2008/06/08 09:39 72 16:21 82S 22:56 284
2008/06/09 10:39 79 17:08 76S 23:32 278
2008/06/10 11:34 85 17:53 70S
2008/06/11 12:28 92 18:35 63S 00:05 271
2008/06/12 13:20 98 19:16 58S 00:37 265
2008/06/13 14:11 104 19:58 52S 01:08 259
2008/06/14 15:03 109 20:42 48S 01:41 253
2008/06/15 15:57 114 21:27 44S 02:16 248
2008/06/16 16:51 117 22:15 41S 02:55 244
2008/06/17 17:45 119 23:06 39S 03:38 242
2008/06/18 18:37 120 23:57 39S 04:25 240
2008/06/19 19:27 119 05:17 240
2008/06/20 20:13 117 00:48 40S 06:11 242
2008/06/21 20:55 113 01:38 42S 07:07 245
2008/06/22 21:33 109 02:27 46S 08:02 249
2008/06/23 22:08 103 03:13 51S 08:57 254
2008/06/24 22:42 97 03:58 56S 09:52 260
2008/06/25 23:15 90 04:41 62S 10:47 267
2008/06/26 23:49 83 05:26 68S 11:42 274
2008/06/27 06:11 75S 12:40 280
2008/06/28 00:26 76 07:00 81S 13:41 287
2008/06/29 01:07 70 07:54 87S 14:46 293
2008/06/30 01:55 65 08:53 89N 15:55 297
2008/07/01 02:51 61 09:57 86N 17:05 300
2008/07/02 03:54 60 11:03 85N 18:12 300
2008/07/03 05:03 61 12:09 87N 19:12 297
2008/07/04 06:13 64 13:11 89S 20:04 293
2008/07/05 07:20 70 14:08 84S 20:49 287
2008/07/06 08:24 76 14:59 78S 21:28 281
2008/07/07 09:23 83 15:46 72S 22:03 274
2008/07/08 10:19 89 16:30 66S 22:36 267
2008/07/09 11:12 96 17:13 60S 23:08 261
2008/07/10 12:05 102 17:55 54S 23:41 255
2008/07/11 12:57 108 18:38 49S
2008/07/12 13:51 113 19:24 45S 00:16 250
2008/07/13 14:45 116 20:11 42S 00:53 246
2008/07/14 15:39 119 21:00 40S 01:35 242
2008/07/15 16:32 120 21:52 39S 02:21 240
2008/07/16 17:23 120 22:43 39S 03:11 240
2008/07/17 18:10 118 23:34 41S 04:05 241
2008/07/18 18:54 115 05:00 243
2008/07/19 19:33 110 00:24 45S 05:57 247
2008/07/20 20:10 105 01:11 49S 06:53 252
2008/07/21 20:44 98 01:56 54S 07:48 258
2008/07/22 21:17 92 02:41 60S 08:43 265
2008/07/23 21:51 85 03:25 67S 09:38 272
2008/07/24 22:26 78 04:09 73S 10:34 278
2008/07/25 23:05 72 04:56 79S 11:33 285
2008/07/26 23:48 67 05:47 85S 12:35 291
2008/07/27 06:42 90S 13:41 296
2008/07/28 00:39 62 07:42 87N 14:48 299
2008/07/29 01:37 60 08:46 85N 15:55 300
2008/07/30 02:42 60 09:51 86N 16:57 299
2008/07/31 03:51 62 10:54 89N 17:52 295
2008/08/01 04:59 67 11:52 87S 18:39 290
2008/08/02 06:05 73 12:46 81S 19:21 284
2008/08/03 07:06 79 13:35 75S 19:58 277
2008/08/04 08:05 86 14:22 69S 20:33 270
2008/08/05 09:00 93 15:06 62S 21:06 264
2008/08/06 09:54 100 15:49 56S 21:39 257
2008/08/07 10:48 106 16:33 51S 22:13 252
2008/08/08 11:42 111 17:18 46S 22:50 247
2008/08/09 12:36 115 18:05 43S 23:31 243
2008/08/10 13:31 118 18:54 40S
2008/08/11 14:24 120 19:44 39S 00:15 241
2008/08/12 15:16 120 20:36 39S 01:04 240
2008/08/13 16:05 119 21:27 40S 01:56 240
2008/08/14 16:50 116 22:17 43S 02:51 242
2008/08/15 17:31 112 23:06 47S 03:48 246
2008/08/16 18:09 107 23:53 52S 04:44 250
2008/08/17 18:45 101 05:41 256
2008/08/18 19:19 94 00:38 58S 06:36 262
2008/08/19 19:52 87 01:23 64S 07:32 269
2008/08/20 20:27 80 02:08 71S 08:29 276
2008/08/21 21:05 74 02:54 77S 09:28 283
2008/08/22 21:47 68 03:44 83S 10:29 289
2008/08/23 22:35 64 04:37 88S 11:33 295
2008/08/24 23:30 61 05:35 88N 12:39 298
2008/08/25 06:36 86N 13:44 300
2008/08/26 00:31 60 07:39 86N 14:46 300
2008/08/27 01:36 61 08:41 87N 15:42 297
2008/08/28 02:43 65 09:40 89S 16:32 293
2008/08/29 03:48 70 10:35 84S 17:15 287
2008/08/30 04:51 76 11:25 78S 17:54 280
2008/08/31 05:50 83 12:12 72S 18:29 274
2008/09/01 06:47 90 12:57 65S 19:03 267
2008/09/02 07:42 97 13:42 59S 19:36 260
2008/09/03 08:36 103 14:26 53S 20:10 254
2008/09/04 09:31 109 15:11 48S 20:47 249
2008/09/05 10:26 113 15:57 44S 21:26 245
2008/09/06 11:21 117 16:46 41S 22:09 242
2008/09/07 12:15 119 17:36 39S 22:56 240
2008/09/08 13:08 120 18:27 39S 23:47 240
2008/09/09 13:58 120 19:18 40S
2008/09/10 14:44 117 20:09 42S 00:41 241
2008/09/11 15:26 114 20:58 46S 01:36 244
2008/09/12 16:05 109 21:45 50S 02:33 248
2008/09/13 16:42 103 22:31 56S 03:29 254
2008/09/14 17:17 97 23:17 62S 04:25 260
2008/09/15 17:51 90 05:22 266
2008/09/16 18:27 83 00:02 68S 06:19 274
2008/09/17 19:04 76 00:49 75S 07:18 281
2008/09/18 19:46 70 01:39 81S 08:20 287
2008/09/19 20:32 65 02:32 87S 09:25 293
2008/09/20 21:25 61 03:30 89N 10:31 297
2008/09/21 22:25 60 04:30 86N 11:37 300
2008/09/22 23:28 61 05:33 85N 12:40 300
2008/09/23 06:34 87N 13:38 298
2008/09/24 00:34 64 07:33 90N 14:28 294
2008/09/25 01:38 68 08:28 86S 15:12 289
2008/09/26 02:40 74 09:19 80S 15:51 283
2008/09/27 03:39 80 10:06 74S 16:27 276
2008/09/28 04:36 87 10:51 68S 17:01 270
2008/09/29 05:31 94 11:35 62S 17:34 263
2008/09/30 06:25 100 12:19 56S 18:08 257
2008/10/01 07:20 106 13:04 50S 18:43 251
2008/10/02 08:15 112 13:50 46S 19:22 247
2008/10/03 09:10 116 14:38 42S 20:03 243
2008/10/04 10:05 118 15:28 40S 20:49 241
2008/10/05 10:58 120 16:18 39S 21:38 240
2008/10/06 11:49 120 17:09 39S 22:31 241
2008/10/07 12:37 118 18:00 41S 23:25 243
2008/10/08 13:20 115 18:49 44S
2008/10/09 14:00 111 19:36 48S 00:20 246
2008/10/10 14:37 106 20:22 53S 01:16 251
2008/10/11 15:12 100 21:07 59S 02:11 257
2008/10/12 15:47 93 21:52 65S 03:07 263
2008/10/13 16:22 86 22:39 72S 04:04 270
2008/10/14 16:59 79 23:29 78S 05:03 277
2008/10/15 17:40 73 06:04 284
2008/10/16 18:26 67 00:22 84S 07:10 291
2008/10/17 19:18 63 01:19 89S 08:18 296
2008/10/18 20:17 60 02:21 87N 09:26 299
2008/10/19 21:21 61 03:24 86N 10:32 300
2008/10/20 22:27 63 04:28 86N 11:33 298
2008/10/21 23:32 67 05:29 89N 12:26 295
2008/10/22 06:25 87S 13:12 290
2008/10/23 00:34 72 07:16 82S 13:52 285
2008/10/24 01:33 78 08:04 76S 14:28 278
2008/10/25 02:30 85 08:48 70S 15:02 272
2008/10/26 03:24 92 09:32 64S 15:35 265
2008/10/27 04:18 98 10:15 58S 16:08 259
2008/10/28 05:12 104 10:59 52S 16:42 253
2008/10/29 06:06 110 11:44 47S 17:19 248
2008/10/30 07:01 114 12:32 44S 18:00 244
2008/10/31 07:56 117 13:21 41S 18:44 242
2008/11/01 08:50 119 14:11 39S 19:32 240
2008/11/02 09:42 120 15:02 39S 20:23 241
2008/11/03 10:30 119 15:53 40S 21:16 242
2008/11/04 11:15 116 16:41 43S 22:11 245
2008/11/05 11:55 113 17:28 47S 23:05 249
2008/11/06 12:33 108 18:14 51S 23:59 254
2008/11/07 13:08 102 18:58 56S
2008/11/08 13:42 96 19:42 62S 00:53 260
2008/11/09 14:15 90 20:27 69S 01:48 267
2008/11/10 14:51 83 21:14 75S 02:44 274
2008/11/11 15:30 76 22:05 81S 03:44 281
2008/11/12 16:13 70 23:01 87S 04:47 288
2008/11/13 17:03 65 05:55 293
2008/11/14 18:01 61 00:02 89N 07:05 297
2008/11/15 19:06 60 01:07 86N 08:15 299
2008/11/16 20:14 62 02:14 86N 09:21 299
2008/11/17 21:22 65 03:18 88N 10:18 296
2008/11/18 22:27 71 04:18 88S 11:08 292
2008/11/19 23:28 77 05:12 83S 11:51 286
2008/11/20 06:02 78S 12:29 280
2008/11/21 00:26 83 06:47 72S 13:04 273
2008/11/22 01:21 90 07:31 65S 13:37 267
2008/11/23 02:14 96 08:14 59S 14:09 261
2008/11/24 03:07 102 08:57 54S 14:43 255
2008/11/25 04:00 108 09:42 49S 15:19 250
2008/11/26 04:55 113 10:28 45S 15:58 246
2008/11/27 05:49 116 11:16 42S 16:41 242
2008/11/28 06:44 119 12:06 40S 17:27 241
2008/11/29 07:36 120 12:57 39S 18:18 240
2008/11/30 08:26 119 13:48 40S 19:10 242
2008/12/01 09:12 117 14:37 42S 20:04 244
2008/12/02 09:53 114 15:24 45S 20:58 248
2008/12/03 10:31 110 16:09 50S 21:51 253
2008/12/04 11:06 104 16:53 55S 22:44 258
2008/12/05 11:39 99 17:36 60S 23:37 264
2008/12/06 12:12 92 18:19 66S
2008/12/07 12:45 86 19:03 72S 00:31 271
2008/12/08 13:21 79 19:51 79S 01:27 278
2008/12/09 14:01 73 20:43 84S 02:26 284
2008/12/10 14:47 67 21:40 89S 03:30 291
2008/12/11 15:40 63 22:43 87N 04:38 295
2008/12/12 16:42 61 23:50 86N 05:49 299
2008/12/13 17:50 61 06:58 299
2008/12/14 19:01 64 00:57 87N 08:02 298
2008/12/15 20:11 68 02:02 90N 08:57 294
2008/12/16 21:16 74 03:01 85S 09:45 289
2008/12/17 22:17 81 03:54 80S 10:26 282
2008/12/18 23:14 88 04:43 74S 11:03 276
2008/12/19 05:29 67S 11:37 269
2008/12/20 00:09 94 06:12 61S 12:11 262
2008/12/21 01:03 101 06:56 55S 12:44 256
2008/12/22 01:56 107 07:40 50S 13:19 251
2008/12/23 02:50 111 08:25 46S 13:57 247
2008/12/24 03:45 115 09:13 42S 14:39 243
2008/12/25 04:39 118 10:02 40S 15:24 241
2008/12/26 05:32 119 10:53 39S 16:13 240
2008/12/27 06:23 119 11:44 40S 17:05 241
2008/12/28 07:10 118 12:33 41S 17:59 243
2008/12/29 07:52 115 13:21 44S 18:53 247
2008/12/30 08:31 111 14:07 48S 19:47 251
2008/12/31 09:07 106 14:51 53S 20:40 257

邏輯學

邏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邏輯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邏輯,或稱為理則,源自希臘語 λόγος ,最初的意思有詞語、思想、概念、論點、推理之意。1902年嚴復譯《穆勒名學》時,將其意譯為「名學」,音譯為「邏輯」。

邏輯是研究有效推論和證明的原則與標準的一門學科。做為一個形式科學,邏輯透過對推論的形式系統與自然語言中的論證等來研究並分類命題與論證的結構。邏輯的範圍從對謬論與悖論的研究之類的核心議題,到利用機率來推論及包含因果論的論證等專業的推理分析。邏輯在今日亦常被使用在辯論理論之中。[1]

傳統上,邏輯被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來研究。自從十九世紀中期,邏輯經常在數學和最近的電腦科學中研究。作為一門形式科學,通過對推論的形式系統和自然語言論證二者的研究,邏輯研究和分類語句和論證的結構。因此邏輯的範圍是非常廣闊的,從核心主題如對謬論和悖論的研究,到專門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確的推理和涉及因果關係的論證。

傳統上,邏輯被當做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和文法與修辭一同被稱為古典三學科。自十九世紀中葉,「形式邏輯」已被做為數學基礎而被研究,當中經常被稱之為符號邏輯。1903年,阿弗烈·諾夫·懷海德與伯特蘭·羅素寫成了《Principia Mathematica》,試圖將邏輯形式地建立成數學的基石。[2]不過,除了些基本的以外,當時的系統已不再被使用,大部份都被集合論所取代掉了。當對形式邏輯的研究漸漸地擴張了之後,研究也不再只侷限於基礎的議題,之後的各個數學領域被合稱為數理邏輯。形式邏輯的發展和其在電腦上的應用是電腦科學的基礎。

目錄 [隱藏]
1 本質
1.1 相容性、可靠性與完備性
1.2 對立的邏輯概念
1.3 演繹和歸納
2 發展歷史
3 邏輯架構
4 註記
5 參考資料



[編輯] 本質
形式是邏輯的核心,但在「形式邏輯」中對「形式」使用時常不很明確,因而使其闡述變得很費解。其中,符號邏輯僅為形式邏輯的一種類型,而和形式邏輯的另一種類型-只處理直言命題的三段論不同。

非形式邏輯是研究自然語言論證的一門學科。對謬論的研究是非形式邏輯中尤其重要的一個分搬。柏拉圖的作品[3]是非形式邏輯的一重要例子。
形式邏輯是以純形式內容研究推論的一門學科,這種內容是很明確的。(一個推論擁有純形式內容,若其可以被表示成一個完全抽象的規則,即不和任一特定事物或性質有關的規則的一種特定的應用。形式邏輯的規則由亞裡斯多德最先寫成。[4]在許多邏輯的定義中,邏輯推論與帶有純形式內容的推論會是指同一種概念。但這不表示非形式邏輯的概念是空洞的,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語言可以捕捉到自然語言語義間所有的微細差別。)
符號邏輯是捕獲了邏輯推論的形式特徵,並將其抽象化為符號的研究。[2][5]符號邏輯通常被分為兩個分支: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
數理邏輯是將符號邏輯放至其他領域中的延伸,特別是在模型論、證明論、集合論和遞歸論之中的研究。
「形式邏輯」通常被用做符號邏輯的同義詞,而非形式邏輯則是被理解為不包含符號抽象化的任何一種邏輯推論;這是由「形式語言」和「形式理論」中類推而來的用法。但廣義地來說,形式邏輯是古老的,可追溯至兩千年以前,而符號邏輯則相對較新,只有一個世紀左右的歷史而已。


[編輯] 相容性、可靠性與完備性
邏輯系統可擁有的有效性質有:

相容性,指系統中任一定理都不會與其他定理相矛盾。
可靠性,指系統的證明規則永遠不會允許一個有著正確前提的錯誤推論。若一個系統是可靠的,且其公理也是正確的,則其定理也保證會是正確的。
完備性,指系統中不存在一個無法在系統中被證明的正確命題。
絕不存在一個同時滿足三個性質的系統。其中,庫爾特·哥德爾即證明了不存在一個有用的算術系統可以同時滿足相容性和完備性;詳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5]


[編輯] 對立的邏輯概念
邏輯產生於對辯論正確性的關注。邏輯做為辯論的研究中的概念化在歷史上是很基本的課題,而這也是不同邏輯傳統的創立者如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設想邏輯的方法。現代的邏輯學家經常會希望確保對邏輯的研究只侷限於由適度一般化了的推論中所產生出來的論證;所以如《史丹福哲學百科》上會稱邏輯為「無論如何,都無法涵蓋住整個有效的推理,那是理性理論的工作。更明確地說,邏輯處理一種推論,其有效性可追溯至包含著推論的表述的形式特徵,這可以是語言的,心理的,或其他的表述的。」(Hofweber 2004).

相對地,伊曼努爾·康德引入了另一種概念來闡述什麼是邏輯。他主張邏輯應當被設想為判斷的科學,這種想法被戈特洛布·弗雷格接納,寫入他的邏輯與哲學著作之中,其中,思維(德語:Gedanke)這一詞取代了康德的判斷(德語: Urteil)。在此一觀點下,有效的邏輯推論是遵循著判斷或思維的結構特徵。


[編輯] 演繹和歸納
演繹推理關注於從給定的前提下有什麼是可得出的。而歸納推理(從觀察中導出可靠廣義化的過程)有時也被包含在對邏輯的研究中。相對應地,必須要區分出演繹有效性和歸納有效性。一個推論是演繹有效的若且唯若不可能存在所有前提皆為真但結論為假的狀況。演繹有效性的概念可以用語義學中已明確理解的概念在形式邏輯的系統中被嚴格地陳述。另一方面,歸納有效性則要求必須定義對某一觀察集合的「可靠廣義化」。此定義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完成,有些的方式會比其他的方式更少形式化;有些定義也會使用到機率的數學模型。大部份,對邏輯的探討只會處理到演繹邏輯。


[編輯] 發展歷史
主條目:邏輯史
雖然許多文化都採用推理的複雜系統,作為推理方法明確分析的邏輯學最初卻只在三個地方得到持續發展:前6世紀的印度,前5世紀的中國和前4世紀與前1世紀間的希臘。

現代邏輯的形式複雜處理明顯流傳自希臘傳統,但是有人提出布爾邏輯的先驅可能知道印度邏輯(Ganeri 2001)。希臘傳統自身來自亞里士多德邏輯的傳播,伊斯蘭哲學家和中世紀邏輯學家對它的評論。歐洲以外的傳統沒有存活到現代時期:在中國,對邏輯的學術研究傳統在韓非的法家哲學后被秦朝壓制,在伊斯蘭世界,阿修阿里學派的崛起壓制邏輯的原始工作。

但是在印度,經院學派正理派的創新持續到18世紀早期。它沒有存活到殖民地時期。在20世紀,西方哲學家如Stanislaw Schayer和Klaus Glashoff探究了印度傳統邏輯學的某些方面。

中世紀時期,在亞里士多德的想法顯示與信仰大量兼容之後,他的邏輯被給予更大強調。在中世紀的後期,邏輯成為哲學家的一個主要焦點,他們想要從事哲學論證的重要邏輯分析。


[編輯] 邏輯架構
經典邏輯
三段論(傳統邏輯,詞項邏輯)
布爾邏輯
命題邏輯
一階邏輯(謂詞邏輯)
數理邏輯(符號邏輯)
代數邏輯
布爾代數
關係代數
模型論
證明論
希爾伯特演繹系統
自然演繹
相繼式演算
Curry-Howard同構
遞歸論
λ演算
組合子邏輯
公理化集合論
二階邏輯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直覺邏輯(構造性邏輯)
Heyting代數
中間邏輯
直覺類型論
多值邏輯
三值邏輯
模糊邏輯
機率邏輯
亞結構邏輯(子結構邏輯)
線性邏輯
相干邏輯
非單調邏輯
預設邏輯
自動認識邏輯
可廢止邏輯
模態邏輯
真勢模態邏輯
認識邏輯
道義邏輯
時間邏輯(時態邏輯)
動態邏輯
可證明性邏輯
可解釋性邏輯
哲學邏輯
次協調邏輯(弗協調邏輯)
自由邏輯
辯證法(辯證邏輯)
非形式邏輯
邏輯推理
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
溯因推理(設因推理,假設推理)
可廢止推理
邏輯史
工具論(古希臘)亞里士多德(BC384-BC322)
思維規律研究(英國)喬治·布爾(1815-1864)
概念文字(德國)弗雷格(1848-1925)
數學原理(英國)羅素(1872-1970)
邏輯學應用
數學基礎
量子邏輯
分析哲學
電腦邏輯
人工智慧
法律邏輯學

[編輯] 註記
^ J. Robert Cox and Charles Arthur Willard, eds. Advances in Argument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0809310503, ISBN-13 978-0809310500
^ 2.0 2.1 Alfred North Whitehead and Bertrand Russell, Principia Mathematical to *5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ISBN 0-521-62606-4
^ Plato, The Portable Plato, edited by Scott Buchanan, Penguin, 1976, ISBN 0-14-015040-4
^ Aristotle, The Basic Works, Richard Mckeon, editor, Modern Library, 2001, ISBN 0-375-75799-6, see especially, Posterior Analytics.
^ 5.0 5.1 For a more modern treatment, see A. G. Hamilton,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Cambridge, 1980, ISBN 0-521-29291-3

[編輯] 參考資料
G. Birkhoff and J. von Neumann, 1936. 'The Logic of Quantum Mechanics'. Annals of Mathematics, 37:823-843.
D. Finkelstein, 1969. 'Matter, Space and Logic'. In R. S. Cohen and M. W. Wartofsky, (eds.), Proceedings of the Boston Colloquium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13. ISBN 90-277-0377-9.
D. M. Gabbay and F. Guenthner (eds.) 2001-2005. Handbook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nd ed.). 13 volumes. Dordrecht, Kluwer.
D. Hilbert and W. Ackermann, 1928. Grundzüge der theoretischen Logik (Principles of Theoretical Logic). Springer-Verlag, ISBN 0-8218-2024-9.
W. Hodges, 2001. Logic. An introduction to elementary logic. Penguin Books.
T. Hofweber, 2004. Logic and Ontology.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R. I. G. Hughes (editor), 1993. A Philosophical Companion to First-Order Logic. Hackett.
W. Kneale and M. Kneale, 1962/1988.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24773-7.
G. Priest, 2004. Dialetheism.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 Putnam, 1969. Is Logic Empirical?.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V.
B. Smith, 1989. 'Logic and the Sachverhalt', The Monist, 72(1):52-69.
顯示▼隱藏▲檢 • 論 • 編 • 歷哲學
東方哲學 · 西方哲學
歷史 古代 (佛教 · 中國 · 希臘 · Hellenistic · 印度 · 伊朗) · 中世紀 (基督教 · 伊斯蘭教 · 猶太教) · 現代 (17世紀 · 18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當代
列表 Basic topics · Topic list · 哲學家 · Philosophies · 術語 · Movements · More lists
分支 美學 · 倫理學 · 知識論 · 邏輯學 · 形上學
哲學與 行動 · 教育 · 經濟 · 地理 · 資訊 · Healthcare · 歷史 · 人性 · 幽默 · 語言 · 法律 · 文學 · 數學 · 心靈 · 音樂 · 哲學 · 物理 · 政治 · 心理 · 宗教 · 科學 · 社會科學 · 科技 · 戰爭
學派 分析哲學 · 亞裡斯多德學派 · Ash'ari · Averroism ·Avicennism · 歐陸哲學 · 法蘭克福學派 · 犬儒主義 ·解構主義 · Deontology · 辯證唯物主義 · 二元論 · 經驗主義 · 經驗主義 · 存在主義 · 黑格爾哲學 · 解釋學 · 人文主義 · 唯心主義 · Illuminationism · 康德哲學 · 自由主義 · 邏輯實證主義 · 馬克思主義 · 唯物主義 · 一元論 · Mu'tazili · 新柏拉圖主義 · New Philosophers · 虛無主義 · 客觀主義 · 本體論 · 日常語言 · 現象學 · Platonism · 實證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後結構主義 ·實用主義 · 前蘇格拉底哲學 ·理性主義 · Realism · 相對主義 · 經院哲學 · 懷疑主義 · 斯多亞學派 · 結構主義 · Transcendent · 功利主義 · Virtue ethics
Portal · 頁面分類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0%BB%E8%BE%91"
個分類: 邏輯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Afrikaans
Aragonés
العربية
Azərbaycan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Български
বাংলা
Bosanski
Català
Corsu
Česky
Чăвашла
Dansk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Eesti
Euskara
فارسی
Suomi
Võro
Français
Frysk
Galego
עברית
हिन्दी
Hrvatski
Magyar
Interlingua
Bahasa Indonesia
Interlingue
Ido
Íslenska
Italiano
日本語
ქართული
한국어
Latina
Lëtzebuergesch
Lietuvių
Latviešu
Македонски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Norsk (bokmål)‬
Novial
Occitan
Polski
Português
Română
Русский
Sicilianu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čina
Slovenščina
Српски / Srpski
Basa Sunda
Svenska
Тоҷикӣ/tojikī
ไทย
Türkmen
Tagalog
Tok Pisin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O'zbek
Tiếng Việt
Walon
ייִדיש
文言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17:08。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成功大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本文講述的是臺灣臺南一所大學。關於遼寧大連一間綜合企業,詳見「遼寧成大」。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校訓 窮理致知
創校 1931年「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設立
1946年「臺灣省立工學院」升格
1956年「臺灣省立成功大學」升格
1971年「國立成功大學」改隸
類型 國立,綜合大學
校長 賴明詔
所在 台灣臺南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一號(校本部)
臺南市安南區安明路三段500號
(安南校區、水工試驗所)
台南縣歸仁鄉中正南路一段2500號
(歸仁校區、航太科技研究中心)
校園 校本部、安南校區、歸仁校區、斗六校區
面積 183公頃
系所院 09學院
40學系
82研究所
01教育中心
54獨立研究中心
教員 1323人
教授 585人
副教授 469人
助理教授 179人
講師 89人
學生 21,362(2007年統計資料)人
大學部 10,420人
研究所 9,843人
國立成功大學網站
國立成功大學(英文簡稱:NCKU,中文簡稱:成大),為臺灣頂尖大學之一,現為全臺規模第二的全科性綜合大學。成大校本部由八大校區組成,每一校區緊緊相連,另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是全臺唯一校區最集中的國立綜合大學。此外,成大也是南台灣教育中心、醫學中心、光電系統科技中心、南區奈米研究中心、航太中心及區域網路中心的所在,是學術領域最為完整的研究型綜合大學。

成大在理學、工學、醫學、人文、管理學、設計與規劃等學術領域均表現傑出,在2005年及2008年分別於中華民國教育部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中各獲總額居次的新台幣17億元補助。

目錄 [隱藏]
1 校名由來
2 學校象徵
2.1 校訓
2.2 校歌
2.3 其他
3 歷史
4 歷任校長
5 學校環境
6 學生活動
7 學院、學系及研究所
8 研究中心
8.1 研究總中心
8.2 國家級研究中心與機構
9 學術評價
10 T3大學聯盟
11 社會形象
12 簽約學校與姐妹校
13 知名校友
14 相關連結
15 外部連結



[編輯] 校名由來
1947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王石安敦請臺灣省主席魏道明為校命名[1],考慮的名稱有「延平」、「成功」等與鄭成功有關者。然因環境因素,歷經十年仍沒定論,最後以「成功」之名為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開臺之功[2]。


[編輯] 學校象徵

[編輯] 校訓
成功大學的校訓為「窮理致知」;在成功校區內有一鐘樓,是為精神象徵所在。


[編輯] 校歌

以鳳凰花為設計主題的校徽校歌是由戴曾錫先生作詞,蕭而化先生作曲

延平拓土興邦地.百年孕育.教化宏揚;
學府臨滄波浩瀚,雍容絃誦,桃李芬芳;
遍東南神明遺冑,重洋負笈,來集斯堂。
瞻望河山三萬里,腥羶未滌,仇恥毋忘;
莫辜負英年歲月,履先民遺跡,文物重光。


[編輯] 其他
公認的校花是鳳凰花,校樹為鳳凰樹。因此有一種校徽的樣式是以鳳凰花為底來設計。


[編輯] 歷史

大學路國立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於臺南市小東門外創校,為現在的成功校區。創校之初設有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增設土木、建築、電氣化學等三科。1942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國民政府接收後,1946年3月改稱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10月再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等6系。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至今。
日據時期1927年(昭和二年)臺灣總督評議會第五次會議中,對於如何普及實業教育所採取的方策之問題,決定設置與工業有關之專門學校。1928年(昭和三年)七月,由於此時臺灣已有兩所高等商業學校,世論強烈表示實在太多,故文教局決定廢掉其中一所,並新建一所工業專門學校。1929年(昭和四年),臺南州政府贈地52942坪做為校址。1931年(昭和六年)三月十六日,在本校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舉行入學考試,共409人應考。三月二十三日,發布錄取通知,第一屆錄取機械工學科25人、電器工學科25人以及應用化學科22人。1932年(昭和七年)十月二十七號公佈成大第一首校歌。1934年(昭和九年)三月十六日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共計60名畢業生,聽眾約五百人。1940年(昭和十五年)機械工學、電氣工學二科增為二班,應用化學不增班,惟將電氣化學組獨立電氣化學科,共設四科六班。1944年(昭和十九年)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電氣化學科依舊。增設土木科及建築科二科,總計有一院六系


[編輯] 歷任校長
日本統治時期
1931年 - 若槻道隆
1941年 - 佐久間巖

成大自強校區奇美樓1944年 - 末光俊介 (代理)
1944年 - 甲婓三郎
中華民國治臺之後
1946年 - 王石安
1952年 - 秦大鈞
1957年 - 閻振興
1965年 - 羅雲平
1971年 - 倪超
1978年 - 王唯農
1980年 - 夏漢民
1988年 - 馬哲儒
1994年 - 吳京
1996年 - 黃定加 (代理)
1996年 - 翁政義
2000年 - 翁鴻山(代理)
2001年 - 高強
2007年 - 賴明詔

[編輯] 學校環境

成功校區工學院大道校總部
校本區座落於臺南市東安坊文化園區內,由成功校區、光復校區、勝利校區、自強校區、建國校區、力行校區、敬業校區、東寧校區等八個校區組成,為全校大部份行政及學院系所的總部,包括總辦公處、文、理、工、醫、管理、社會科學、生命科學、電機資訊、設計與規劃各學院、系、所、夜間部、圖書館、成大博物館、成大藝術中心等。大致以理學、工學、生命科學及電機資訊學群座落於成功、自強兩校區內;而光復校區有文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設計與規劃學院四院,而社會科學院預計在99年遷到力行校區;醫學院與附設醫院所在。體育場所有操場、室內運動場、體適能中心,各種球場等分佈於校區內。宿舍區位於光復、敬業、勝利等校區內,未來規劃集中於敬業、東寧、勝利等三個校區內。[3]
大學路上,高大的羅望子、小葉欖仁印入眼簾,令人感到濃濃的大學氛圍。走進成功校區,區內植被廣佈,有由桃花心木、黑板樹、大葉桉、銀樺和檸檬桉所組成的工學院大道與理學院大道;格致堂以茄苳、樟樹、榕樹繞著著;地下道路旁有阿勃勒,以及其他多種植物。成功校區介於土木、材料兩系館間的路旁有幾棵金龜樹,這條金龜樹道,在成大建校前,原本是臺南府城出小東門通往大灣等地道路上的行道樹,小東路開通後,人車不再經由此道,成大便留下做為古道的見證。光復校區內遍植鳳凰木、樟樹與榕樹,還有一座榕園;中正堂旁也有高大的金龜樹,有著瘤狀粗大怪根的就是了。而中正堂旁邊還有蒸汽老火車頭,早年為學術研究而將之部分解剖,參觀者亦可窺其內部構造[4]。
校內建築風格多元,從清代至現代都有。如臺灣府城小東門、日據時代的步兵第二聯隊宿舍、五六十年代的新數學系館、最近的修齊大樓、奇美樓等。
校外有育樂街、大學路18巷等美食街;北門路、中山路等年輕時尚專業街近在咫尺;附近又有新光三越臺南中山店、大遠百、focus等百貨公司;臺鐵臺南車站後站距校門口約50公尺,可謂生活機能完善。
安南校區
位於臺南市安南區,鄰近臺南科技工業園區、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預定地,目前為研究總中心所在,最具特色為一東南亞最大水利實驗場。未來規劃引進音樂、藝術等相關科系。
歸仁校區
位於臺南縣歸仁鄉,主要為航太中心、航太實驗所所用,同時並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的控制場,以及國家太空中心的南部分處與遙傳追蹤指令站之設置所在。
斗六校區
為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所在地。

[編輯] 學生活動
學生社團
成大的分成綜合性社團、學藝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體能性社團、聯誼性社團等六類,目前約有100多個社團。多數社團於光復校區內的學生活動中心設有社團辦公室作為活動場地,有些體育性社團於光復網球場下方設立社辦。每年開學會於雲平大道舉行社團博覽會,讓新生了解各社團概況,並不定期舉辦各式發表會。社團名錄參考:成大官網
學生自治
各系有系學會,以及結合各系而成之系聯會。全校有成大學生會、學生會評議委員會、成大畢聯會、畢業紀念冊編輯委員會,而宿舍則有宿舍自治委員會。

光復校區鳳凰樹文學獎
「鳳凰樹文學獎」堪稱國內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學生創作園地,基於鼓勵學生創作風氣,提供學生作品發表及自我肯定的機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中國文學繫系學會,每年定期舉辦鳳凰樹文學獎,目前至今不僅有35年歷史,也培育許多知名的文壇作家,目前邁入第36屆。[5]。
鳳凰劇展
「鳳凰劇展」是由中文系日夜間部八個班級,各自推出一齣劇碼參演,原為每年舉辦,後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屬於中文系的年度盛事,創始於1978年,目前已邁入第21屆[6]。
成大藝文季
成大藝文季自2000年開始舉辦,由成大藝術中心規劃並籌辦,並獲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常年贊助。成大藝文季內容包括演唱會、音樂會、戲劇、相聲、畫展、講座等,並邀請國內外知名表演團體前來演出參展,是南台灣之重要藝文盛事,今年已邁入第八屆。
成大學生論壇
自2005年開始,是一個成大及其學生所共同舉辦的活動,藉由論壇活動提供一個學生和大師交流的平台,活動邀請各校學生與大師接觸對話,在參與論壇的過程中,激盪出創新的思維與火花,增廣同學的視野格局,同時也藉由幕後訪談、對話,及心得分享的過程中,使大師有不同於以往的觀感。[7]
成大思沙龍
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繼清大思沙龍之後,第二個與大專院校合作聯盟之文化組織。成思結合「龍應台思沙龍」在台北的國際資源,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介紹並剖析全球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議題,以深入的知識結合活潑的語言面對群眾。議題必須有前瞻性,不討好現實品味。除第一場「你所不知道的香港」由龍應台主持外,其餘皆不同於清大的校方主導,而完全由學生來自行籌畫、主持以及宣傳,因此也就更為貼近了學生的需要與想法[8]。
城灣盃
城灣盃是成大與國立中山大學兩校之間的校際競賽,類似交通與清華所辦的梅竹賽。城灣盃命名是由兩校學生經過投票,由中山大學學生吳昆庭命名的「城灣盃」高票勝出,「城」代表著成功大學,取名臺南府「城」,又與「成」大諧音;「灣」意指中山的西子「灣」。「城灣盃」是以西元紀年,偶數年為成大主辦,奇數年則是中山主辦。2006年為首屆。[9]2008年T3聯盟成立後,增加了中興大學,而比賽項目還增加成大校園特色的「校園路跑」,以『追求勝利、成功』為主題納入城灣盃之體育活動[10]。
校區重新命名
為了使各校區的名稱能夠更貼切的顯示校區特色,於2008年舉辦校區命名活動。

[編輯] 學院、學系及研究所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臺灣文學系暨研究所
藝術研究所



理學院
數學系暨研究所
物理學系暨研究所
化學系暨研究所
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
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衛星資訊暨地球環境研究所
太空天文與電漿科學研究所



工學院
機械工程暨研究所
化學工程暨研究所
資源工程暨研究所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土木工程暨研究所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工程科學系暨研究所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環境工程暨研究所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醫學工程研究所
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民航研究所



電機資訊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光電工程學系
製造工程研究所
微電子工程研究所
電腦與通訊工程研究所
醫學資訊研究所



規劃與設計學院
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都市計劃學系暨研究所
工業設計學系暨研究所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管理學院
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交通管理學繫系暨研究所
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統計學系暨研究所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國際企業研究所
資訊管理研究所
財務金融研究所
電信管理研究所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IMBA)
經營管理碩士班(AMBA)


醫學院
醫學系
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暨研究所
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生理學研究所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藥理學研究所
環境醫學研究所
公共衛生研究所
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
臨床藥學研究所
基礎醫學研究所
行為醫學研究所
分子醫學研究所
臨床醫學研究所
口腔醫學研究所
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藥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老年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系
心理學系
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育研究所
認知科學研究所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生命科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科技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生物訊息傳遞研究所
生物資訊研究所



[編輯] 研究中心

[編輯] 研究總中心
功能服務類
金屬加工技術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技術移轉服務中心
紡織技術發展卓越中心
成大奇美面板科技研究中心
成大中鋼馬達科技研究中心

人文與社會服務類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調查統計研究中心
德國研究中心
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公共事務研究中心
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

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
石油策略研究中心
東亞人文藝術研究中心
客家研究中心
健康城市研究中心
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


科技服務類
漁船及船舶機械研究中心
航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
電漿與太空科學研究中心
環境研究中心
分子醫學研究中心
鋼鐵技術研究中心
衛星資訊研究中心
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機械科技研發中心
防災研究中心
祐生環控研究中心
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公共工程研究中心
電腦與自動化研究中心
半導體研究中心
近海水文中心
中醫藥研究中心
資源再生及管理研究中心
國土研究中心
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

能源研究中心
電機與資訊科技研發中心
馬達科技研究中心
生醫材料及心臟科學研究中心
職業安全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中心
建築科技研究中心
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
奈米粉體科技研究中心
肝臟醫學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創新價值產品設計研究中心
資通安全研發中心
晶片系統研發中心
軟體工程中心
數位生活科技研發中心
微奈米壓印技術與元件中心
產業永續發展中心
尖端光電科技中心
醫學檢驗技術研究中心



[編輯] 國家級研究中心與機構
生物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生物科學與資訊發展中心
國家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國土保存與空間遙測研究中心
國家理論發展與科學研究中心
亞太科技資訊發展中心
醫學檢驗技術研究中心
半導體研究中心
近海水文中心與水工試驗所
尖端光電科技中心
航太科技中心與航太實驗場
衛星科技整合研究中心
分子醫學研究中心
資源再生及管理研究中心
生醫材料及心臟科學研究中心
奈米粉體科技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整合研究中心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NSRRC)

[編輯] 學術評價
國立成功大學在台灣以工科和醫學等『自然科學』領域著稱,整體世界排名,成大實際表現僅次台灣的台大。

2007年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295名,位居臺灣第二位;依據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2007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1],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360名,位居臺灣第二位;而依據2007年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公佈的世界大學不分領域排名,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367名,位居臺灣第三位。2007年西班牙網路計量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CINDOC-CSIC)之網路實驗室(Laboratorio de Internet)所發表的「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1月排名468名,同年7月排名315,位居臺灣第三位。[11]2007年國家新創獎,在學術研究組七個獎項中一舉拿下兩個國家新創獎。

2007年國內首例,跨國產學合作進軍紅海,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DevCorp公司總裁詹姆斯‧葛林伯格(Mr. James L. Greenberg)簽署產學合作協議書;11月與美國德州高速鐵路暨運輸公司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書。2008年美國實驗生物醫學協會(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SEBM)出版的國際知名期刊「實驗生物醫學雜誌(Experimental Biology & Medicine, EBM)」亞洲地區編輯辦公室,締造國內第一個國際期刊的駐點。

2007年認知科學所副教授蕭富仁「冷熱刺激加速中風病人上肢感覺與運動之恢復」乙文,獲得美國心臟學會遴選為2005年十大頂尖論文,美國心臟學會並指出冷熱治療方式對中風復健而言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2]


[編輯] T3大學聯盟
2008年3月21日,成大同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山大學聯合成立T3大學聯盟,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為首任召集人、諮詢委員會主委,預計共同籌組跨校、跨領域的研究中心初期將掛牌成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微奈米研究中心、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及海洋政策研究中心等三個跨校整合的研究單位,並以生命科學、海洋、能源與前瞻科技等為主要合作項目。計畫朝向輪流舉辦活動、共同開設課程、互相承認學分、圖書跨校流通的形式前進。[13]三所大學各有研究特色:中興大學以農業生物科技見長;成功大學以光電、航太與生醫研究見長;中山大學則以海洋科學馳名國際。期望透過資源整合,提升各校特色,帶動中南部人才培育。


[編輯] 社會形象
成大學生常被譽為企業界最愛用的學生。在台灣的教育界也素有「北台大,南成大」的名聲。


[編輯] 簽約學校與姐妹校
國立成功大學與國外多所知名大學簽約,詳細名單請見國立成功大學簽約學校列表

2007年成大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簽約合作,不但在課程上讓學生可以互相選課、承認對方的課程,並且資源完全共享,兩校之間也有交通車往返,希望以成大專長的工程科技、自然科學、人文教育等,再加上南藝大在人文藝術、通識課程上的專業,提升雙方優勢與教學品質。未來並計畫與臺南大學簽約,進行台南縣市大專院校在科技與人文教育的整合、互補。


[編輯] 知名校友
國立成功大學校友眾多,名單請見國立成功大學知名校友列表 或參見Category:國立成功大學校友


[編輯] 相關連結
臺灣各所大學列表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
台灣教育
大學排名
成大博物館
成大醫院

[編輯] 外部連結
國立成功大學官方網頁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國立成功大學校園瀏覽
國立成功大學動態影音簡介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成功大學校友聯絡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
校園生物標本館
世界大學列表 | 台灣大學列表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6%88%90%E5%8A%9F%E5%A4%A7%E5%AD%B8"
個分類: 台灣大專院校 | 台南市大專院校 | 國立成功大學 | 台灣大專院校專科改制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English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14:22。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台南市

臺南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台南市)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座標:北緯22度59分51.1秒,東經120度12分45秒22.9975277778;120.2125關於「臺南」範圍內可指的其他地區,詳見「臺南」。
臺南市
Tainan City
(臺南市旗) (臺南市徽)

簡稱 南、南市、臺南
別稱/舊稱 府城、鳳凰城、古都、
赤崁、刺桐城(清代)
設立始年 1725年築城;1920年設市
行政區類別 市
區劃 6區
政府所在地 安平區 永華路二段6號
市長 許添財
政府網站 臺南市政府
市花 鳳凰花
市樹 鳳凰木
市鳥 喜鵲
電話區號 06
總面積 175.6456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17位)
總人口 767,018人(2008年6月)
(台灣的第11位)
人口密度 4,366.85人/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5位)
毗鄰 台南縣、高雄縣

台南市在台灣的位置
地理
經度 東經120.03 - 120.14度
緯度 北緯22.55 - 23.05度
東西寬度
南北長度
總面積 1074.396平方公里
- 陸地面積
- 水域面積
海拔高程 最高:29公尺 (桂子山)[1]
最低:2公尺
中位值:
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 23.8℃
- 最高月均溫 29.0℃
- 最低月均溫 17.1℃
年降水量
無霜期
年日照時數
臺南市位於台灣西南濱台灣海峽,地處嘉南平原。以人口而言是台灣第四大城市,計約76.7萬人。也是台灣五個市之一,亦為百萬人口的臺南都會區之中心都市、南部教育及文化中心。[2]

臺南市是漢人在臺灣本島最早拓殖的地區,由明鄭時期以至清末,均以臺南為全臺首府,且為臺灣與大陸東南沿海港口唯一的通商口岸,集政治、經濟中心於一地,市況繁榮富裕,鴻儒名士匯聚,書院之多居全臺首位,有「文化古都」之稱。又因政權屢次轉移,使得各時期建築皆可在市內發現,古蹟數量冠居全島。

臺南市亦以美食、傳統小吃、文化古蹟聞名,觀光業發達。由於歷史加上現代都會發展,使得「新舊交雜」成為臺南市主要景觀特色。

目錄 [隱藏]
1 地理
1.1 地貌
1.2 水文
1.3 氣候
2 歷史
2.1 荷治時期
2.2 明鄭時期
2.3 清領時期
2.4 日治時期
2.5 中華民國
3 行政
3.1 行政區劃
3.2 象徵
3.3 公共設施
3.4 姊妹都市、友好都市
4 人口
5 都市結構
6 產業經濟
7 教育
8 交通
8.1 公路
8.2 鐵路
8.3 航空
8.4 船舶
9 旅遊
9.1 古蹟景點
9.2 自然景點
9.3 公共文化設施
9.4 百貨及購物
9.5 藝文活動與節慶
10 文化
10.1 宗教信仰
10.2 廟宇
10.3 三大匾
10.4 詩社
10.5 安平民俗
10.6 文學作品
11 出身名人
12 政治情勢
13 廣播
14 榮譽市民
15 參考資料
16 參考文獻
17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編輯] 地貌
臺南市位於嘉南平原,地勢低且平緩。與鄰近臺南縣也沒有明顯分界,市區也擴張至市境以外,組成百萬人口之都會區。全境海拔10~30公尺間,最高點海拔不超過40米。

臺南臺地位於市區東部,為一孤立之橢圓形切割臺地,北界有曾文溪、南端有三爺宮溪,於臺南縣永康市六合里附近之台地稱橄欖山,東側以明顯的臺地崖與大灣低地相接,西方則逐漸降低,而移化為安平平原。地長軸約12公里,東西寬4公里餘,臺地本稜線均維持在海拔25~30公尺的高度,最高點在臺南縣永康市網寮、第一公墓一帶,海拔達40公尺[3];因臺南臺地目前已開發,人類建築對地形的破壞則極大。相較之下,天然河川的切割度甚小,流量也不豐,多已成為道路下的排水道。

大灣低地位於臺南臺地東邊,大部分屬臺南縣永康市境,西緣以明顯的南北向臺地崖與臺南臺地相接,其長度約12公里半,寬約3公里,標高大部分在10公尺以下。由於聚落的開發大灣低地與臺南臺地的分界處已漸模糊。

安平平原位於臺南市西部濱海處,為新近隆起的海岸平原,平原高度均維持在海拔2~3公尺左右,並成為曾文溪三角洲一部分。此區在荷治時期仍為臺江內海潟湖,外緣有細長的鯤鯓形砂嘴。之後潟湖逐漸成為海埔新生地,今已為臺南新市政中心所在地。[4]


[編輯] 水文

四草紅樹林臺南市重要河川有曾文溪、二仁溪、鹽水溪和普通河川鹿耳門溪、日新溪,還有德慶溪、福安坑溪、竹溪、柴頭港溪等天然排水幹線。其中曾文溪、二仁溪各為臺南市北、南天然市界。由於地勢東高西低,河川均自東向西流入臺灣海峽。另外,南臺灣夏雨集中,河川水量隨季節差別極大。冬日常見巨石礫礫,夏日則黃水滾滾。[5]。臺南市大型湖泊不多,較著名的為臺南公園內的燕潭,和巴克禮紀念公園內的夢湖。赤崁樓以西為昔時臺江內海所在,今因泥沙淤積而成小湖泊或溼地,如四草湖、鯤鯓湖等,及安南區、安平區、南區內的許多魚塭。是其他省轄市所難見到的景觀。臺南運河位於臺南市五期重劃區,初期航行尚稱便利,惜當時規劃不週,安平港出口泥沙日漸淤塞,航運功能漸失,光復後家庭或工廠污水都排入運河之中,成為今日之污臭。現在正重新規劃整治中[6]。


[編輯] 氣候
臺南市地處北回歸線之南,屬亞熱帶氣候,亦受季風影響。全年平均氣溫23.8℃,最冷月(1月)平均溫度17.1℃;最熱月(7月)平均溫度29.0℃。大陸冷氣團南下侵臺時,臺南市可能降至10℃以下,對農漁業經常造成損害。 受季風及地形影響,降雨乾濕季分明,雨量多集中於夏季,主要因鋒面及季風影響,佔全年降雨量80%以上,且西南季風盛行,及對流作用,午後易生局部性對流雨。夏季為颱風易發生時期。冬季水氣不足南部則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約1570公釐。降雨日數平均全年約有94日,8月即佔約16.2日。


[編輯] 歷史
主條目:臺南歷史
臺南市直至十九世紀末期,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故臺南市古蹟名勝特多,文化古都之美稱。


[編輯] 荷治時期
首先,荷人在臺江西邊的-鯤鯓沙洲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做為在臺的統治中心。接著,又在城堡東方與臺江東岸大井渡頭(今民權路、永福路口)分別建「臺灣街」(今延平街一帶)及「普羅民遮街」(今延平街一帶)。其中臺灣街的歷史最早,有「全臺第一街」之稱;而普羅民遮街則是臺灣第一條有計劃興建的歐式街道,後來成為臺南市街的重心。

荷蘭人的經營雖然使臺南成為當時中國東南海外的大城市,漢人漁商接踵而至。但因為荷蘭人對移民百般苛徵、限制,終於引起漢人的不滿,永曆6年(1652年),在郭懷一領導下起義反抗。最後,事變雖被鎮平,荷蘭人亦在「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鞏固其政權,卻依然無法平息漢人的忿怒。一直到鄭成功入臺前,全島形勢始終動盪不安。


[編輯] 明鄭時期

臺南孔廟大門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攻打臺灣,打敗荷蘭人,取得臺灣後,將臺南赤崁地區改為「東都明京」並設立一府二縣;府名為「承天府」,即今赤崁樓。鄭成功死後,世子鄭經即位,任陳永華為謀主,把東都明京改為「東寧」。在他的規劃推動下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設立學校,開啟了文化的先聲。興水利,課農桑,安撫原住民等等,種種施政,使臺灣逐漸成為漢人的樂土。


[編輯] 清領時期
1684年,清朝攻取臺灣,在臺南設臺灣府,在首任巡撫劉銘傳將省會遷往臺北之前,臺南一直是全臺首府。享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名。

取臺灣後,改明鄭的承天府為臺灣府,清康熙23年,清廷頒布渡臺禁令,僅准漳泉地區做有限度的移民。至乾隆41年後,渡臺禁令已形同虛文,於是大量移民由鹿耳門湧入府城,形成明鄭後的移民潮。漸漸地,由於社會安定,人口持續增加,造就了民生富裕的條件。乾嘉年間,府城三大商業貿易組織「三郊」的興起、壯大,為臺南往後近百年的黃金時盛世揭開序幕。

然而好景不長,自清代後期起,昔日波光粼粼的臺江海岸,因發生大風雨,大量河沙注入臺江,千里汪洋盡成海埔。臺灣地勢改變海沈陸浮,港口消失,而這也是臺南逐漸沒落的主要關鍵。到了同治3年(1864年),安平海關建造完成,並正式開港,英商於安平設德記、和記洋行,隔年另開雞籠、打狗兩港,而有正、副港之稱。

光緒元年(1875年),臺灣增置臺北府,使府城喪失了全臺唯一政治中心的地位;光緒11年,臺灣建省,省治設在臺北,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將建設的主力放在北部,又使臺南府城逐漸失喪全臺經濟中心的地位。府城的光輝歲月至此逐漸步入尾聲。


[編輯]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南州廳1895年日軍進駐臺南市區,並設置臺南縣,後改為臺南廳。1920年臺南廳與嘉義廳改制為臺南州,臺南州廳設立於州轄臺南市。1900年11月29日臺南=高雄間鐵路通車,設「臺南停車場」,後改稱「臺南驛」(即今臺南車站)。臺南州廳、地方法院等公家機關相繼成立。臺南新運河開通。臺南驛改建竣工。在日本人的建設下,古都臺南逐漸有了現代化都市的雛形。


[編輯] 中華民國
1945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改臺南州為臺南縣,州轄臺南市改制為省轄市,而脫離臺南縣轄區,1946年併入臺南縣安順鄉(改名為安南區),初期臺南仍為全島第二大城。但由於交通優勢不再,加上兩條高速公路不在臺南市,工商業地位滑落,以民生輕工業為主,漸被臺灣新興都市高雄、臺中超前,但仍穩居第四大城。

近年來因安南區設立臺南科技工業園區,及近郊臺南縣新市鄉設立南部科學園區等重大開發,經濟重新復甦。目前人口穩定增加中,為臺灣屈指人口社會增加城市之一[7]。


[編輯] 行政

[編輯] 行政區劃

臺南市政府臺南1920年設市。目前為省轄市之ㄧ,設有市政府於安平五期。戰後原轄管六區(東、南、西、北、中、安平),後原臺南縣新豐區安順鄉併入臺南市,編為安南區,2004年原中區、西區合併為中西區,全市共6區迄今。目前的市長是許添財。民意機關臺南市議會設於臺南市政府旁,目前的議長為黃郁文,副議長為郭信良,包括正、副議長,計有41位議員,為市民監督市政。


臺南市行政區劃圖臺南市行政區劃表

行政區 面積(單位:平方公里)
中西區 6.188
北區 10.434
安平區 11.066
東區 13.415
南區 28.038
安南區 107.201
總計 175.645


[編輯] 象徵

臺南市市徽市花、市樹 府城的地形環境在清朝時被堪輿師認為是一片展翅鳳凰的風水良地,因此得到「鳳凰城」的美名。另一方面,鳳凰木在日治時期被引進大量栽植,成了市區普遍常見的路樹,所以鳳凰花和鳳凰木順理成章成為臺南市的市花和市樹。其實在清朝時,臺南城代表的植物為刺桐,故臺南往昔亦有「刺桐城」之別稱。如清康熙年間,臺灣府海防同知孫元衡所作的詩:「刺桐城裏煙花靜,叢竹牆邊鳥雀空。味備五音懽百物,蓼根獨有避甘蟲。」即為描述臺南城(刺桐城)內的景色[8]。

市徽 市徽由市民蘇仲民於1969年設計,以市花為主體設計。意義如下: 背景紅花為鳳凰花(市花)。白字上半部為「市」字,中間部為「南」字,下半部圓狀者為「台」字[9]。

市鳥 臺南市政府於2005年發起市鳥選拔活動,由全體市民票選心目中的市鳥,最後結果由喜鵲最高票勝出。喜鵲為臺南地區常見的一種留鳥,相傳為清朝時由臺灣知府蔣元樞首先引進臺南,而後擴散到臺灣西部沿海各地,其見證了臺南市的發展歷史,具有特殊意義。至於其他的市鳥候選名單有:黑面琵鷺、高蹺鴴、反嘴鴴、斑頸鳩等四種,都是在臺南台江生態區或市區常見的鳥種。[10]


[編輯] 公共設施

臺南市赤崁樓的古老拱門臺南市在日治時期原有歷史館、產業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但在戰時幾近全毀。戰後近半世紀,臺南市僅有市立文化中心、社會教育館、市立圖書館等基本設施,長期遭市民垢病與歷史城形象不相符。

直至近年來國家臺灣文學館成立後才陸續有新設施,並陸續落成如氣象博物館(原臺南測候所)、運河博物館(原安平稅關)等。即將開館者尚有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臺灣歷史為主題。

體育設施則以臺南市立體育場為代表。設有:田徑場、棒球場、軟式網球場、硬式網球場、舉重館、桌球館、溜冰場、籃球場、自由車場、射箭場、游泳池、射擊場、橄欖球場、足球場、羽球場等多項運動設施。由於位於竹溪範圍,並在配合在其附近規劃體育公園。


[編輯] 姊妹都市、友好都市
臺南市目前共有25個姊妹市。另與澎湖、 日本仙台訂有友好或交流協議:

金門 (1981)
美國
加州蒙特麗(Monterey) (1965)
加州聖荷西 (1977)
密蘇里州堪薩斯 (1987)
俄亥俄州哥倫布 (1980)
佛羅里達州奧蘭多 (佛羅里達州)(Orlando (1982)
阿拉斯加州費克班市(Fairbanks North Star Borough) (1983)
奧克拉荷馬州奧克拉荷馬市 (1986)

阿拉巴馬州漢斯維爾(Huntsville) (1986)
伊利諾州卡爾德本(Carbondale)(1991)
菲律賓
巴賽市(Pasay City) (1980)
加美地(Cavite) (1980)
大谷地市(Tagaytay City) (1980)
鐵斯馬帝市(Trece Martires City) (1980)
卡加延德奧羅(Cagayan de Oro) (2005)
韓國光州廣域市 (1968)
玻利維亞聖塔克魯斯(Santa Cruz de la Sierra) (1981)
南非伊麗沙白港市(Port Elizabeth) (1982)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黃金海岸 (1982)
比利時魯汶(1993)
以色列Ra'anana (1999)
瓜地馬拉Zacapa (2003)
波蘭Elbląg (2004)
丹麥Ribe (2005)
土耳其Keçiören (2005)



[編輯] 人口
臺南市在1947年的人口為161,624人,到了1949年突破20萬人之大關。在人口逐年遞增下,1982年臺南市人口已超過60萬人。由1949年至1982年的33年間,人口成長將近三倍;至1990年,臺南市人口增為683,251人。臺南市的人口成長呈逐年遞增之趨勢。不過臺南市的年平均人口成長率反而呈現逐年遞減的狀態,從1946年到1986年期間,臺南市大約以每5年增加5至6萬人的持續成長,在這段期間,年平均成長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臺南市的幼少年人口數在1984年以前逐年增加。1985年以後,其人口數變化沒有固定趨勢,但是其人口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逐年下降。到了1990年,幼少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28.00%。青壯年人口數有一值都是逐年增加,但其佔總人口數之比例從1984年後也是逐年遞減。到1990年,青壯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之比例為36.98%。中年人口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佔總人口數的比例亦有逐年增加趨勢,到1990年,壯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之比例為29.54%。老年人口數與佔總人口數的比例皆逐年增加,足見臺南市人口結構有逐漸老化趨勢,1990年的老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之比例為5.48%。

臺南市從1981年到1990年底,男性人口始終多於女性人口,但由於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逐漸淡化,且女權主義的抬頭,男性人口與女性人口之比例已逐年降低。又由各分區的性比例資料顯示,市中心區性比例較低(男女人數差距較小),例如中區為94.63%,北區為102.16%,西區為102.06%。而開發較晚且以一級產業為主的安南區、安平區之比例較高,安南區為107.02%,安平區為108.88%。 [11]


[編輯] 都市結構
臺南市的發展在清代前多半集中在中區、西區,以及安平等地,其他地方多仍是良田畝畝的農業社會,城內雖繁榮但衛生條件極差。且臺南城與安平中間尚隔有海濱,市區並不互連,彼此亦為貿易競爭對手之關係。

明永曆十八年(1664年),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並陞二縣為二州,設立所謂「十字街」(今民權路、忠義路),以十字街所發展四坊已成形,分別為東安、西定、鎮北及寧南四坊。城內重要建築之佈置仍是以四坊為基礎,東安坊有社稷壇、縣儒學、崇文書院、府城隍及臺灣府署;寧南坊有府儒學、東海書院;鎮北坊有縣城隍、臺灣縣署、總鎮衙及城守營等軍事機關;西定坊較繁華,有不少民間的廟宇及商業街。

日治時期後,多次進行「市區改正」,建設下水道及開闢新道路。並由於車站設於東方,都市因而東區發展,逐漸擴大原有市區範圍。隨著近海陸化作用,臺南與安平間亦形成大片土地,市區逐漸相連。日治臺南最明顯的中軸線是臺南驛(今臺南車站)=明治町(今中山路)=臺南州廳(今國家臺灣文學館)=末廣町(今中正路)=臺南運河,可說是臺南市的主幹,亦是商業精華區所在,同時亦取代清代最繁榮的民權路一帶。


北區東豐路戰後,中山高速公路掠過臺南市東側,在仁德鄉及永康市設有交流道。因交通之利,使得過去地處偏僻之東區及永康市快速增加大量人口,使東區及永康市分別成為臺南市及臺南縣人口最多的一區。戰後都市發展多延續日治時期即已擬定的都市計畫,例如40米公園道(今林森路、健康路、夏林路、東豐路)等。除公園道外,臺南尚有一處外環道係由永康市中華路、中華東路、西路、南路、北路所圍成的環狀區域,可算是臺南都會中心。在圈外的安南區、南區南部、老安平區則仍維持舊有之聚落型態。值得注意的是安平區分為新、舊兩區,新安平區為近代形成之海埔新生地,早期魚塭片片,但在1997年10月1日成為臺南市政府新址,人口及建設得以快速發展,是臺灣全島人口遷入率最高的幾區之一。但由於交通及商業地位仍遠不及舊城區,目前偏向住宅機能。

臺南市目前基本上仍維持單核心發展之都市空間結構,核心區約略位於成功路、金華路、健康路、北門路所圍繞之區域。而在都市擴張的過程中,許多既有聚落被併入發展區,但其規模均未改變核心區獨大的情勢。目前都市發展政策有意改變此結構,朝多核心方向發展。例如,過去的二期重劃區,近年來也已有相當的發展。而政府的有關單位也已逐漸傾向把臺南市附近外圍之保護區做土地變更並允以開發使用,如變更有成,將有望使二期重劃區與臺南縣仁德鄉擁有如同永康地區的發展規模。如此可見,臺南市之都市發展除了以本來既有之都市規模來進行發展之外,臺南市與臺南縣的共同發展將會更加地熱絡。


[編輯] 產業經濟

臺南市一景,中央為臺南市最高的建築物。漁業 本市之土壤多屬鹹性沖積土,主要分佈在臺南市之安南區與南區,由於土壤鹽份含量甚高,不適農作,遂墾拓魚塭從事養殖業。其中虱目魚最為有名,為全島主要產地。亦出現大量以虱目為食材的小吃,成為重要觀光資源。

農業 農業耕地面績3899.47公頃,藉嘉南大圳灌溉洗滌鹽分,以改良土質與改進栽培技術,仍可種植水稻、廿蔗、蔬菜與雜糧,以促進土地之生產力有效利用,達地盡其利之目的。近因加強核心農民培育訓練,利用新知能新科技,首創採用隊道型塑膠棚栽培洋香瓜,加速農業升級發展精緻農業,其品質聞名全省,亦為農村主要經濟來源。

工業 早期臺南市缺乏重要工業,而以紡織、成衣、精密機械等民生工業或輕工業為主。半世紀以來臺南市人口不敵鄰近之高雄市,成長趨緩、影響力滑落即於此有關。而在近年設立如臺南科技工業區等新興工業區,以及位於臺南縣高雄縣近郊之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等,經濟及人口吸引皆有顯著改善,為臺灣少數人口仍在正成長的都市之一。

服務業 為臺南市經濟結構之主力,以金融業、批發與零售業居多。服務業的空間區位相對集中於中西區及東區,其次是南區與北區。

觀光業 主要位於八大文化園區。在未來臺江黑水溝國家公園成立後,安平四草地區可望成為主要的觀光遊憩區。

臺南市缺乏媒體、廣告、資訊等資訊傳撥業。媒體僅一家地方報性質的中華日報。出版社則以中學教科書市場市占率的大型書商南一書局及翰林出版為代表,南一書局另有子公司長鴻出版社,以漫畫代理為主。


[編輯] 教育
參見:臺南市各級學校列表

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臺南市在明鄭時期,陳永華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是當時的最高教育機關;另有私塾,民辦私塾的風氣很盛,一直到民國尚有私塾存在。臺南市的西式教育始於清領時期,有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創辦的臺灣第一所中學──長榮中學,另有神學系統的臺南神學院。近代化教育始於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推行殖民地政策,故初等教育及實業教育最為發達,另有數所高中、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等知名學府。戰後國民政府廢除差別待遇的殖民教育,根據三民主義教育政策及學制,調整全臺各級學校。目前計有國民小學48所,國民中學20所,高中職學校20所,大專院校7所。


[編輯] 交通

[編輯] 公路
參見:臺南市主要道路列表

臺南市公車成大站,建築是以全台首學為設計主題現代臺南市的道路設計大致源於1911年都市改正計畫。以幾近不理會清代舊有街道的方式,開闢出以湯德章紀念公園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連接四個圓環成樹枝狀[12],採西方城市之佈局。但規畫時道路狹窄,雖屢經拓寬仍有產生嚴重道路滯塞。另外由於清代原有道路仍存於街區之中,使得市區內小巷格外發達。

對外交通方面,目前有台1縱貫公路通往高雄,台19通往麻豆,台17/17甲沿海公路通往安南區和茄定,台20通往新化,還有縣道180/182。國道方面,目前臺南市境內沒有任何快速或高速公路及交流道,國道1號有過境臺南卻於仁德和永康設交流道,國道三號關廟交流道則遠在10多公里,國道八號臺南支線則位於臺南縣市交界處;臺江大道預計在年底(96)完工,台86線到永安街已開始動工,而台61仍規劃中。

公車客運主要是由高雄客運公司行駛臺南市公車,其經營市內11條公車路線,興南客運經營與臺南縣各鄉鎮聯絡往來之路線,還有屏東客運往返臺南-屏東,另有國光客運、和欣客運、統聯客運等國道客運公司負責與各主要縣市的往來。假日的時候另闢兩條觀光客運專跑「市內古蹟」與「四草濕地」接駁遊客。


[編輯]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設有臺南車站,亦為全市中心,也是臺南市唯一仍在營運的鐵路車站。昔時尚有東門車站及南臺南車站(貨運站),今已廢除,但遺跡尚可尋。有關政府部門正在研議將縱貫市區的鐵路改為地下化[13],並預計復設南臺南車站及新增臺南航空站。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昔日曾有關廟線糖鐵至關廟鄉,存在時間1948年至1972年。

捷運路線以其在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內規劃兩線單軌電車[14]。詳見台南捷運。


[編輯] 航空
於南區設有軍民共用臺南機場。定期國內旅客運航線至臺北、澎湖馬公、金門。


[編輯] 船舶
與安平港為主要據點。目前有航線到澎湖。昔日臺南運河亦有汽船往來安平及市區,在公路發達後已停駛。但有復駛之議,亦成為市長政見之一。


[編輯] 旅遊
臺南市的旅遊大致可分為以下:古蹟景點、自然景點、特色景點、百貨及購物、節慶、公共文化設施。


[編輯] 古蹟景點
參見:臺南古蹟暨旅遊景點列表、台灣小吃及台南小吃
本市素有「文化古都」的美稱,包括一級古蹟7處,二級古蹟7處,三級古蹟36處,數量之多,為全國之冠。這些祖先遺蹟,充滿傳統韻味,瀰漫文化氣息,極富歷史意義與考古價值,是本市最珍貴之文化資產,目前市政府規劃的八大文化園區裡有七個是以古蹟為主題,是到臺南不可不遊的景點。

在遊覽古蹟的同時則不能忘記臺南小吃。臺南小吃中外馳名,或許是因為歷史緣故,其小吃飲食文化獨樹一幟,與眾不同。說到小吃就想到臺南,臺南小吃種類繁多,美味可口,是來臺南者不可不嚐的好滋味,也是遠赴他鄉的遊子夢縈的家鄉特產。目前兩大小吃集中地為安平古堡及赤崁文化園區,其他小吃則散佈於舊城區各地。著名的小吃像「周氏蝦捲」、「陳氏蚵捲」等數十種[15]。


東區巴克禮紀念公園
[編輯] 自然景點
有日據時期是全臺唯一熱帶實驗林的臺南公園、榮獲不動產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傑出建築金獎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內政部評選的「國際級濕地」之ㄧ,擁有豐富河口生態資源的四草濕地紅樹林保護區;還有砂岸地形的黃金海岸都是值得一遊處。


[編輯] 公共文化設施
有大型博物館如國家臺灣文學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及一些特色博物館如:成大博物館、氣象博物館、運河博物館等。臺南市無大型展館或美術館,但眾多的中小型文化藝術活動、美術展覽存在於商業空間、小型畫廊。


[編輯] 百貨及購物
有佔地廣闊的新光三越臺南新天地;走年輕流行路線的遠東百貨 FE21'、FOCUS;以及即將開幕的德安購物中心。此外夜市亦頗富盛名,光復後以民族路夜市最具盛名,惟已沒落。目前大型流動型夜市如大東夜市、武聖夜市、花園夜市等最為熱門。


[編輯] 藝文活動與節慶
南方影展(主要以高雄及臺南為主)
府城七夕藝術節
做十六歲(源於泉州,但有別於原鄉的成年禮)
鄭成功文化節
鹿耳門聖母廟國際煙火節[16]
台灣燈會(2005年、2006年舉辦地)
臺南人劇團(臺南在地劇團)

[編輯] 文化
具地方特性的民俗文化本身即反映著一個地域的歷史淵源與時代精神,居民久遠生活特質的演變以及人類進化的歷程。臺南市夙有文化古都之稱,擁有多項地方特有的民俗傳統技藝及文化活動,由於社會的轉型,生活型態的變遷加上市府未能積極參與或輔導,使府城的民俗文化有日漸沒落及消失的趨勢。而臺南市廟宇慶典活動舉辦的季節多集中於春、秋兩季。但分析目前臺南市的觀光發展型態,觀光與民俗及廟宇活動未能有效結合。


[編輯] 宗教信仰
從政府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以人數而言,道教為臺南市信徒最多的宗教,其次基督教和天主教,而佛教則位居第四。


[編輯] 廟宇

大天后宮臺南為大陸最早移民來臺定居的地區,昔日大陸來臺定居的人民,多由福建隨帶神像前來供奉。最初是在家中奉祀,嗣俟人口逐漸增加,即搭建簡單茅屋共同供奉,由茅屋而建成小廟,再由小廟而擴建為大廟。所以臺南廟宇均具區域性,即某廟係屬某幾條街或某境信徒所共同奉祀。寺廟不僅是大部分市民信仰中心,也是民眾日常聚會的場所,古老的寺廟尚具有歷史意義,舉凡民間藝術之菁華,諸如建築、雕刻、陶瓷、書畫等,盡薈萃於斯,可以說是宗教、歷史及藝術的寶庫。

臺南市的祠廟包括了早期由朝廷出資興建的官廟,文人雅士多喜流連的寺庵及民眾建立的境廟。官廟中保存原狀最好者為孔子廟,其歷代修建碑記為全省之最,現經政府修繕完整。而寺庵中,最具代表性者有開元寺和法華寺,其佔地廣闊且庭園佈置雅緻,其中尤以法華寺最為出色。境廟因有群眾基礎,一般經濟狀況良好,然其一有損毀民眾即捐款翻修,以致愈修愈華麗,而漸失原有古樸風味,境廟中保持最好者為大天后宮,祀典武廟及妙壽宮,其中大天后宮與祀典武廟,規模廣大,空間型態甚佳。

廟宇早期為排難解紛之處所,遇境內居民有糾紛時,請求簽首及老大調解,這種調解的集會名為「落宮」,是一種社會制裁。早年臺南市上帝廳境內尚有若干小廟境,遇調解案當事人涉及兩廟境或事情重大者,尚須請上帝廟十八境總簽首蒞臨調解。目前鄉村居民發生糾紛,仍有請廟中老大代為排解者,但已沒有昔年〝落宮〞的權威。


[編輯] 三大匾
臺南府城有三大名匾,分別為:天壇的「一」、臺灣府城隍廟的「爾來了」、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同具有宗教教化深意,言簡意賅的特色,且書法造詣皆有可觀之處,多為醒目警世之意,號稱臺南府城三大名匾。如「一」寓有人千算不如天一算之意;「爾來了」令人明白,城隍主司人間善惡賞罰;「了然世界」指洞悉萬物、大徹大悟的佛學喻意。


[編輯] 詩社
在臺南所創詩社,不僅限於臺南市人,即外省人所創兩社,即明代之「海外幾社」明永曆十五年,設於東都(即今臺南),因隋鄭成功入臺之江蘇徐孚遠中丞等六人,創設海外幾社,稱海外幾社六子。又光緒十五年廣西灌陽翰林唐景崧為臺澎道,與其他顯宦名人數十名設亭吟會於臺南道署。詩社中有稱為詩會、鐘樓、鐘亭、詩學研究會,結居皆屬詩社。其中桐成吟社,其設立時,正值抗戰,時局靡寧,舉凡南市所南社、桐侶、西山、春鶯諸社,處於支離滅裂當中,各社治為一爐,稱為桐城吟會。


[編輯] 安平民俗
安平區,三百餘年來,歷經荷蘭、明鄭時期、滿清,及日據各時期,滄桑屢經,變革相乘,可是安平的舊街道市仔街,依然保持著若干清代古老房屋的建築,許多古時居民的習俗,在安平仍沿襲著,較臺南市猶為守舊。比方在臺南市區內已找不到的擋煞用的「刀劍屏」,安平到處可見,這是住家在庭院對著門口處,立一木屏風,上畫獅頭(口含劍)、八卦,屏風上插有木製刀劍戟五支至七支,它與「石敢當」一樣,是作為擋煞用的。


[編輯] 文學作品
以臺南市為背景之文學作品: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蔡智恆)
赤崁記(西川滿)

[編輯] 出身名人
限於篇幅,請參閱臺南市名人列表


[編輯] 政治情勢
臺南市政治情勢為泛綠、泛藍勢均力敵,六席立法委員往例藍綠各半。早期臺南市長多為中國國民黨籍,但自張燦鍙後,目前(2006)已連三任為民主進步黨籍。

2001年台南市長選舉得票率:
許添財 43.23% 37.40% 陳榮盛
(紅色部分:林易煌=1.86%、張燦鍙=2.9%、蘇南成=14.36%、陳源奇=0.25%)
2004年總統大選得票率:
陳 呂 57.77% 42.23% 連 宋
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
應選6席,泛藍與泛綠各半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數
結果

1 中國國民黨 王昱婷 49,261
2 民主進步黨 王幸男
33,833
3 錢林慧君
32,966 -

4 - 曾文宏 192 -
5 親民黨 高思博 44,004
6 - 梁聰榮 471 -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數
結果

7
中國國民黨 林南生 36,930
8 民主進步黨 唐碧娥 51,422
9 無盟 施治明 14,093 -
10 - 蘇南成 7,249 -
11 民主進步黨 賴清德 45,997
12 - 林聯輝 477 -


2005年台南市長選舉得票率:
許添財 45.65% 41.40% 陳榮盛
(紅色部分:錢林慧君=12.95%)

[編輯] 廣播
頻率 電臺名稱
93.1 兆赫 警廣高雄臺
94.3 兆赫 高雄廣播電臺
96.3/96.1 兆赫 中廣音樂網
*99.9 兆赫(臺南南區) KissRadio(大眾廣播高雄溢波)
97.1 兆赫 (臺南北區) KissRadio(臺南知音)
97.5 兆赫 快樂聯播網(高雄溢波)
97.9 兆赫 微笑廣播網(原Touch廣播網)
98.3 兆赫 港都電臺(高雄溢波)
100.7 兆赫 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CRT)
101.3/107.3 兆赫 漢聲廣播電台
101.7/107.7 兆赫 教育廣播電台
102.5 兆赫 古都電台
103.3/103.1 兆赫 中廣流行網(I Like Radio)
*103.9 兆赫 飛碟聯播網(高雄溢波)
104.9 兆赫 警廣全國治安交通網

部分地區無法接收非臺南地區溢波訊號
兩個頻率代表有兩個同廣播電臺訊號

[編輯] 榮譽市民
德岡直樹

[編輯] 參考資料
^ 依據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官方網站-社區總體營造:志開國小95年度社造點,「桂子山」海拔 26.4公尺,是台南市市區內地勢最高之處。但依據台灣三角點 TWD67 座標表,桂子山三角點標高29.498公尺,約29公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140.111.34.46/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BO%ABn%A5%AB&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孔憲法,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台南市的地理與生態特質》
^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志 〈卷一〉 〈土地誌篇〉》
^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志 〈卷一〉 〈土地誌篇〉》
^ 臺南運河開河八十年
^ 延伸閱讀:寶島臺灣巡禮
^ 孫元衡《赤嵌集(卷4)‧刺桐花》
^ 全球旗幟會館
^ 2005年台南市市鳥選拔活動
^ 臺南市戶政事務所,男女人口比例統計表
^ 臺南市民生綠園圓環的問題、府城老故事
^ 交通部全球資訊網
^ 安平港風景區規劃單軌電車
^ 美味小吃
^ 鹿耳門聖母廟文化館

[編輯] 參考文獻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總體發展計畫》,2002年。
《建築 Dialogue 雜誌》072期,臺南專題,2003年8月。
連雅堂著,《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家詡著,〈臺南歷史建物 宛如另類臺灣史〉
范勝雄著,1991年,〈臺南市的都市成長與變遷以及民俗活動的消長〉,臺南市都市形態與特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志》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安平文化資源巡禮》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府城觀光資訊導覽
臺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
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顯示▼隱藏▲臺南市行政區劃
市轄區 北區 - 東區 - 南區 - 中西區 - 安平區 - 安南區
顯示▼隱藏▲中華民國行政區劃(臺灣地區)
省(精簡化) 台灣省 - 福建省
直轄市 臺北市 - 高雄市1
縣 台灣省: 臺北縣(準直轄市)- 桃園縣 - 新竹縣 - 苗栗縣
     臺中縣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縣 - 臺南縣
     高雄縣 - 屏東縣 - 宜蘭縣2 - 花蓮縣 - 臺東縣 - 澎湖縣
福建省: 金門縣3 - 連江縣
市 台灣省: 基隆市 - 新竹市 - 臺中市 - 嘉義市 - 臺南市
註:1 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實際管轄的太平島及中洲島被劃歸於高雄市旗津區。
2 宜蘭縣頭城鎮的釣魚臺列嶼未有實際統治權,現由日本實際控制,請參閱釣魚台問題。

3 烏坵劃歸金門縣。
顯示▼隱藏▲臺南州(1920-1949)
州轄市 臺南市 - 嘉義市
斗六郡 斗六街 - 斗南街 - 古坑庄 - 大埤庄 - 莿桐庄
虎尾郡 虎尾街 - 西螺街 - 土庫街 - 二崙庄 - 崙背庄 - 海口庄
北港郡 北港街 - 元長庄 - 四湖庄 - 口湖庄 - 水林庄
嘉義郡 大林街 - 水上庄 - 民雄庄 - 新巷庄 - 溪口庄 - 小梅庄 - 竹崎庄 - 番路庄 - 中埔庄 - 大埔庄 - 蕃地
東石郡 朴子街 - 六腳庄 - 東石庄 - 布袋庄 - 鹿草庄 - 太保庄 - 義竹庄
新營郡 新營街 - 塩水街 - 白河街 - 柳營庄 - 後壁庄 - 番社庄
曾文郡 麻豆街 - 下營庄 - 六甲庄 - 官田庄 - 大內庄
新化郡 新化街 - 善化街 - 新市庄 - 安定庄 - 山上庄 - 玉井庄 - 楠西庄 - 南化庄 - 左鎮庄
北門郡 佳里街 - 西港庄 - 七股庄 - 將軍庄 - 北門庄 - 學甲庄
新豐郡 仁德庄 - 歸仁庄 - 關廟庄 - 龍崎庄 - 永康庄 - 安順庄 - 永寧庄(1940年廢庄)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D%97%E5%B8%82"
個分類: 臺南市行政區劃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台南州 | 台灣城市 | 台南 | 太平洋沿海城市 | 台南市
個隱藏分類: 優良條目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Česky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Suomi
Français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한국어
‪Norsk (bokmål)‬
Polski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Tiếng Việt
文言
Bân-lâm-gú
粵語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15:35。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台灣史西班牙荷蘭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台灣歷史系列條目
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台灣民主國
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台灣政治史
台灣經濟史
台灣外交史
台灣文化史
台灣社會史
台灣教育史
台灣媒體史
台灣軍事史
台灣交通史
兩岸關係史
台灣體育史
台灣棒球史


台灣古蹟
台灣考古遺址


另見:
中國歷史
中華民國歷史
地理大發現
新帝國主義時期
台灣統治者

其他台灣系列

文化 - 經濟 - 地理
政治 - 教育 - 軍事
台灣主題首頁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部隊登陸大員,開始佔領台灣算起,一直到1662年明帝國延平郡王鄭成功逼迫荷蘭末代總督揆一獻城投降為止,前後一共有38年。

目錄 [隱藏]
1 背景
2 葡萄牙人發現台灣
3 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4 荷蘭人的再度入侵
5 荷蘭人在台灣之統治的歷史意涵
6 荷蘭駐台灣長官列表
7 和台灣荷西殖民時期相關的研究書目舉隅
8 參考書目
9 相關條目
10 外部連結



[編輯] 背景
15、16世紀,西歐基督教國家困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陸路封鎖,積極向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貿易航路,因而發現美洲新大陸、好望角新航路,進而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距離,世界從此進入海權時代。西歐各國競相到世界各地從事探險、殖民、貿易、傳教活動。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台灣被迫走入新的歷史時期。

17世紀初,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台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明帝國之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佔據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

西歐勢力東移的同一時期,正值明帝國政府結束了鄭和「七下西洋」的行動,逐漸關閉起國門對外實行海禁政策時期,倭寇及海盜(或稱為擁有武裝的「海商集團」)因走私貿易利潤豐厚,而在明帝國東南沿海一帶積極活動,甚至公然挑戰明帝國政府的統治權威。由於適當的地理位置,台灣成為倭寇或海盜的整補地及避風港。倭寇或海盜在明帝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群島,然後再到台灣。官兵雖會追至澎湖,但甚少窮追到台灣(明帝國將領沈有容曾跨海追至安平,並「盡殲群倭」)。十六世紀時,明帝國政府對台灣人文地理環境不熟悉,認為那是瘟疫蔓延、可怕的未開化之地。

十六世紀中葉,台灣除了少數漢系移民之外,早已有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南島語族)的存在,這些使用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分佈於台灣全島。他們雖然同屬馬來波里尼西亞民族,但是並非同一種族。這些原住民族各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習慣,構成獨立而不相隸屬的部落社會。由於不同的語言、風俗習慣、居住區,這些原住民族可能是在不同時間,從不同地方搬遷而來。這些原住民族裡有所謂的「平埔族」(昔被蔑稱為「熟番」的原住民族,相對於未受「敎化」的「高山族」或蔑稱為「生番」的原住民族),因與漢系移民普遍性通婚並且被同化,現在幾乎與漢民族沒有甚麼差別。因為分成許多族群,原住民族在台灣始終未能建立統一政權或王權(僅有台中附近的「柯達王」曾有短暫性的部落聯盟),而被外來優勢民族擠壓,終於淪為少數民族。


[編輯] 葡萄牙人發現台灣
16世紀中期,葡萄牙船隻在經過台灣海峽時,有個船員偶然遙望,發現一個青蔥翠綠的海島,禁不住喊出「Ilha Formosa(葡語美麗島之義)」,就這樣,這個「福爾摩莎」(Formosa),就成了西方世界對台灣這個島嶼的稱呼(戴天昭 1996,573)。

相關文獻對於這個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有不盡一致的記載。Cooper(1993,xi,7)列為1517年,王育德(1979,19)列為1541年前後,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列為1542年,賴建國(1997,24)列為1544年,史明(1980,52)和張德水(1992,27,34)則引用日本學者中村孝志的研究將其列為1557年。不過,根據台灣學者曹永和(1979,48)的研究,可以確定的是,在1554年Lopo Homen所繪的地圖中,在琉球群島之南,已繪有I. Fremosa,所以1557年應該不是正確的時間。Cooper所列的1517年和別人所提的時間差距較遠,應該也有問題。

然而,葡萄牙人雖然是最早抵達東亞的歐洲探險者,但是,他們和台灣的實質關係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在重商主義的時代,西歐諸國中第一個真正在台灣留下足跡的是荷蘭。


[編輯] 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大員港市鳥瞰圖》,藏於密德堡哲烏斯博物館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正式成立。隨後的1604年,荷蘭提督韋麻郎(Wijbrandt van Waerwijk)進犯澎湖,希望佔據位於臺灣與福建之間的澎湖作為與中國的貿易基地,並築建紅毛城,但後來明朝將領沈有容率兵到澎湖,與韋麻郎等談判,要求其離開。荷蘭方面迫於此壓力下,且鑑於與中國貿易無法順利發展,因而離開。此事件留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今仍豎立在澎湖天后宮中。

162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再度前來佔領了澎湖,仍是意圖將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但是1624年,在與中國明朝的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砲台毀壞,而轉移至當時不屬於中國版圖的台灣島,中國亦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佔領。1624年,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Zeelandia),以此作為統治台灣的中心。在這是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開始,但也是台灣為外來政權佔領的開始(張德水 1992,34-5)。

台灣被荷蘭佔領後,當時佔領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也不甘示弱,亦於1626年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San Salvador)」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位於今紅毛城原址)。西班牙人顯然力謀在台灣北部扶植其勢力,藉以牽制南部的荷蘭,並推動向日本的傳教及通商。然而,西班牙人在台灣的經略並不順遂,南部的荷蘭人探悉此消息以後,乃於1642年派艦攻佔了雞籠,趕走了西班牙人。一直到1662年被鄭成功攻下台灣為止,荷蘭人前後統治了台灣三十八年的時間(張德水 1992,37,40)。

1652年,在荷蘭人的殖民統治下,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系移民對台灣的荷蘭人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敗,事件中及事件後被殺害的漢裔移民據說有多達一萬多人(楊新一 2000,23-6;王育德 1979,46-9)。有人稱這個事件為「爾後台灣史上頻頻向統治者反抗的一個先聲」(黃昭堂 1996,82)。此外,1635年與1636年也分別發生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動。

17世紀初期,荷蘭、西班牙為了爭取經濟利益,以及拓展海上貿易的勢力範圍,分別以武力在台灣南部(荷蘭)北部(西班牙)建立統治區域。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把台灣做為國際貿易轉運站,荷蘭人大量輸出稻米、蔗糖,西班牙人則是開採硫磺及鹿皮。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期,為了提升農業生產,大量招募漢人來台開墾,引進牛隻,作為耕種及交通工具。荷蘭、西班牙人以武力傳播基督教(荷蘭),天主教(西班牙),因此與原住民的信仰有所牴觸,因此產生嚴重衝突,引起許多人的不滿。 荷蘭人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把西班牙人趕出這片土地,繼續開發北部。 建築:

荷蘭人: Ⅰ.普羅文蒂亞城(赤崁樓) Ⅱ.熱蘭遮城(安平古堡) Ⅲ.巴達維亞城(紅毛城) Ⅳ.北荷蘭城(聖薩爾瓦多城)-沒有建造只是改稱

西班牙: Ⅰ.聖多明哥城(紅毛城)-現在的紅毛城,是荷蘭人重建的,原本的聖多明哥城已經被當時西班牙人炸毀,因為當時荷蘭人把西班牙人趕出台灣。 Ⅱ.聖薩爾瓦多城(北部基隆港外 社寮島)

綜合: Ⅰ.現在紅毛城的名字是當時台灣人因為看荷蘭人的頭髮是紅色的,就時常叫他們為紅毛人,而巴達維亞城就變成紅毛城了!! Ⅱ.大部分的建築,都是由羅馬拼音而成的

事紀:

1624-荷蘭人登陸台灣南部  大員(台南安平地區一帶)

1626-西班牙人登陸台灣雞籠(基隆)

1642-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

1652-郭懷一事件,因荷蘭人課徵重稅、壓榨人民,發起反荷運動

1662-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

1.荷蘭--安平的熱蘭遮城.用羅馬拼音拼注原住民的語言文字.

西班牙--滬尾的聖多明哥城(後被荷蘭人改建為"紅毛城")

2.荷蘭佔領台灣主要作為國際貿易的轉運點(中國-日本-東南亞) 3.西班牙人將台灣作為傳教(天主教)的跳板.向日本人.漢人.原住民傳教

荷蘭人主要從事的活動:傳教、貿易、用羅馬拼音成原住民語言(新港文字)
西班牙人主要從事的活動:傳教、貿易 Q: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皆曾占領台灣,留下了哪些足跡? A:西班牙留下一座(聖薩爾瓦多城)


[編輯] 荷蘭人的再度入侵
荷蘭人在離開台灣後,曾與清朝政府合作,意圖與清聯手對付鄭氏王朝。1663年荷蘭人與清軍聯手進攻金門、廈門,鄭經寡不敵眾退守銅山。雖然得勝,但荷蘭人希望的獨佔對中國貿易和收復台灣的目的皆未達成。1664年,巴達維亞當局另組十二艘船艦,重新佔領雞籠城(今基隆)。同時並任命荷曼.彼得(Herman de Bitter)上尉為雞籠司令官。而鄭成功的繼承人鄭經得知後,即於1665年5月派兵攻擊荷蘭人,荷蘭人雖然佔領雞籠城,但並無腹地,在鄭軍包圍下又無法到堡外徵收稅款,最後巴達維亞參事會在1667年以損失八萬荷盾為由,裁決「徹出雞籠」,翌年7月派艦將所有荷人及士兵接回。結束了佔領。


[編輯] 荷蘭人在台灣之統治的歷史意涵

《臺灣告令集》荷蘭時期的成文法/17世紀/32 x 22 cm 荷蘭 海牙王家圖書館藏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對台灣歷史有四點意涵。

第一,荷蘭以熱蘭遮城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台灣的政權,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粗具現代國家雛形的統治機器(天下編輯 1994,12)。

第二,在荷蘭人據台以前,台灣本島上幾乎不存在嚴格定義下的漢人移民。一直要到荷蘭時代以後,由於殖民政權為了開墾土地而急需大量勞動力的投入,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入漢人農民移民台灣。因此,周明峰(1994,27)有這樣的評斷,「台灣的移民和開拓,竟然藉外來的荷蘭人才初具規模」。

有人認為,漢人移民台灣從很早的時代就開始有了,黃昭堂(1996,81)認為這是一種有問題的觀點。事實上,當時漢人的移民地區只限於澎湖群島而已,而且即使在最盛期,澎湖群島的總人數也只有數千人而已。綜合來講,在荷蘭據台以前幾乎沒有漢人農民移往台灣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項:

一、中國執政者向來有禁止移民的政策(史明 1980,69)。
二、漢人移民也受阻於原住民對外來者的抗拒(史明 1980,69)。
三、荷人據台以前的台灣屬「部落社會」(tribal society),因生產力低,社會閉塞,無法吸收大量人口,故移民人數十分有限(陳紹馨 1979,26)。
四、在荷人據台以後,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有計畫地用大划船將漢人移民載往台灣,在運輸工具上堪稱一大革命,因此使大規模移民成為可能(史明 1980,70-1)。
五、台灣固有天災頻率多過內陸,及台灣海峽(昔稱黑水溝)湍急阻礙橫渡,皆使信仰儒教、安土重遷的農業漢民族數千年來未作大規模移居台灣之想(17世紀以後內陸人口給養已趨向飽滿,始規模移民台灣。)
第三,荷蘭人佔據台灣的時候,對原住民所採取的所謂教化政策,確也收到相當的效果,透過羅馬字拼音法(參見新港文書條目)的傳入,「對幾千年來未經開化並沒有使用過文字的台灣原住民來說,這種歐羅巴文明的傳來,或許可以算是要邁向新世界的開端」(史明 1980,80)。

第四,由於荷蘭人的重商主義,台灣原本自給自足的農耕漁獵一下子變成商業性的產銷,台灣島內的生產和外洋貿易連結在一起,農業生產者須兼具商人的性格,於是有了台灣商販的興起,出現了初期資本主義經濟的雛型。「台灣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圈和政治體,不再依賴中國,而台灣社會較之古老的中國封建社會,已是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了」(周明峰 1994,28)。


[編輯] 荷蘭駐台灣長官列表
主條目:台灣長官

[編輯] 和台灣荷西殖民時期相關的研究書目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單篇論文不收入)

Campbell, William. eds.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ption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and Co.
曹永和,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
程紹剛譯註,2000,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台北:聯經。
方豪,1994,台灣早期史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方豪,1999,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台北:捷幼。
Wills, John E. Jr. 1974. Pepper, Guns, and Parley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nd China, 1622-168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楊彥傑,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聯經。
中村孝志,1997,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吳密察、翁佳音編。台北:稻鄉。
中村孝志,2002,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珧編。台北:稻鄉。

[編輯] 參考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曹永和,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Copper, John Franklin. 1993.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Metuchen, N.J.: Scarecrow Press, Inc.
戴天昭,1996,台灣國際政治史,李明峻譯。台北:前衛。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遺世獨立的臺灣,見福爾摩莎: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 [online]。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引用於2004年11月2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郭弘斌,2003,荷蘭駐台長官表,見台灣人的台灣史:荷據時期 [online]。np:台灣海外網。[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黃昭堂,1996,第二次大戰前「台灣人意識」的探討,見黃昭堂,台灣淪陷論文集,頁81-109。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賴建國,1997,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天下編輯,1994,發現台灣。台北:天下雜誌社。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楊新一,2000,爭台灣的主權:過去現在未來。台北:胡氏圖書。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

[編輯] 相關條目
台灣歷史
台灣歷史年表
台灣長官
安平古堡
紅毛城
熱蘭遮城日誌

[編輯] 外部連結
國立故宮博物院:福爾摩莎 --- 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
郭弘斌:荷據時代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8%8D%B7%E8%A5%BF%E6%AE%96%E6%B0%91%E6%99%82%E6%9C%9F"
個分類: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English
日本語
Nederlands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13:56。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台灣史

台灣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台灣史)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台灣歷史系列條目
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台灣民主國
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台灣政治史
台灣經濟史
台灣外交史
台灣文化史
台灣社會史
台灣教育史
台灣媒體史
台灣軍事史
台灣交通史
兩岸關係史
台灣體育史
台灣棒球史


台灣古蹟
台灣考古遺址


另見:
中國歷史
中華民國歷史
地理大發現
新帝國主義時期
台灣統治者

其他台灣系列

文化 - 經濟 - 地理
政治 - 教育 - 軍事
台灣主題首頁

臺灣有文獻記載且較能考證的歷史大約從1624年左右開始,但在文獻記載之前,臺灣就已有人類活動。臺灣迄今為止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在臺南縣左鎮鄉發現的,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歐亞大陸遷來到臺灣,屬於舊石器時代。而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有較多的考古遺跡,這些遺跡屬於南島語系民族,而臺灣也是南島語系分佈的最北端[1]。

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是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在17世紀上半葉,荷蘭及西班牙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之後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走,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1661年4月,鄭森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進軍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臺灣進入鄭氏王朝時期。在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1683年,鄭克塽歸順清政府,臺灣進入清治時期。

1895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和《馬關條約》的簽訂,臺灣割讓給日本,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日本人征服居住於臺灣東部和中央山脈的原住民,成為第一個有效完全統治全島的政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臺灣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194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退出中國大陸後,臺灣與澎湖、金門、馬祖成為中華民國僅存的實際統治地區。然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臺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從此臺灣的主權成為一個具爭論性的問題。


臺灣本島各段歷史時期示意圖(1624年起)左起:荷西、鄭氏、清治、日治、中華民國(至今)等時期,框內數字為大約的統治時間(年)。
目錄 [隱藏]
1 早期臺灣
1.1 與中國聯繫
2 荷西殖民時期
2.1 大肚王國
3 鄭氏王國時期
4 大清帝國統治時期
4.1 早期的消極政策
4.2 近代化與國際勢力的再進入
5 臺灣民主國
6 大日本帝國治理時期
6.1 初期的統治與民眾的反應
6.2 文官總督時期與臺灣的發展
6.3 皇民化與南進基地
7 台灣戰後時期
7.1 由專制到民主
7.2 臺海兩岸關係與國際地位的變化
7.3 經濟的成長
7.4 社會的變遷
7.5 多元的文化
8 相關條目
8.1 其它特定主題台灣史
9 注釋及參考文獻
9.1 注釋
9.2 參考文獻
9.3 延伸閱讀
10 外部連結




[編輯] 早期臺灣
主條目:台灣史前時期和臺灣原住民

左鎮人想像圖就地質學上來說,距離現今三百萬至一萬年的更新世冰河期期間,臺灣曾數次與亞洲大陸本土相連,當兩地相連時,大陸的生物及古代人類可能來到臺灣定居。目前臺灣已知最早的人類,是在而臺南縣左鎮鄉一帶挖掘出的原始人類骨骸,被稱作左鎮人。然而在左鎮地區並沒有相對應的文化存在。此外,在臺灣原住民的傳說中,有一些故事描述可能是關於矮黑人(尼格利陀人),但是目前並沒有考古證據。

而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臺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現有的證據而言,目前臺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以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挖出了大量的粗製石器及骨角器。雖然長濱文化與中國南方的文化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然而以目前的考古學證據而言,尚不能確定臺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是哪一種族群的人類所留下的。

臺灣地區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的文化與舊石器時代文化關聯性不高,較著名者有臺北縣八里鄉的大坌坑文化及十三行文化、臺北盆地的圓山文化及植物園文化、臺東縣的卑南文化等遺址,其中部分遺址中曾出土來自中國的錢幣等物品,說明部分文化可能與臺灣以外地區有所接觸。目前我們已能夠確定,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臺灣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


卑南遺址,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拍攝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曾表示:「今日在臺灣被視為原住民的諸民族之間,不乏證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頭傳承。自史前時代起,在本島即有近20種的先住民族」。此外,也有部分文化可能是今日原住民的祖先,例如十三行文化人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不過目前的考古證據還不能完全確定臺灣原住民與新石器時代文化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臺灣的原住民族呈現多元而複雜的情況,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原為泰雅族、賽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達悟族等九族。21世紀後,又新認定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四族,他們今日多居住在山地與東海岸縱谷,其文化特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

除了官方認定的原住民外,臺灣尚有遭漢化已幾乎不存的平埔族。曾為全臺灣最主要族群的該族群,大致上則可分成十族: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臺灣原住民並沒有文字,因此我們只能由古籍記載及考古證據來推斷原住民的早期歷史,其中重要的歷史文獻包括《東番記》、《蕭壠城記》等。


[編輯] 與中國聯繫
臺灣與古代中國的接觸情況不明朗,甚至隨著政治立場,學者間也有全然不同的解讀。

中國史書,包括《三國志·吳志》、《隋書·流求傳》及《文獻通考》中,有疑似臺灣的記載出現。例如《隋書·流求傳》記載:「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部分學者主張這是臺灣與中國早期聯繫的證據[2],不過一些學者主張並無法證明這些文獻中描述的就是臺灣[3],部分人認為史書所記載的是琉球群島[4]。目前所記者確定為臺灣且較無爭議的最早文獻紀錄,是《元史·瑠求傳》。

臺灣在何時納入傳統的中國版圖也有爭論,應將臺灣海峽中的澎湖群島及臺灣本島分別論述:澎湖群島在大元帝國統治時曾設澎湖寨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而臺灣本島則非常晚,則在大清帝國時方納入大清帝國版圖。


[編輯] 荷西殖民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熱蘭遮城與長官官邸鳥瞰圖》約翰·芬伯翁/約1635年/73 x 103 cm/荷蘭 海牙國家檔案館藏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航行距離,世界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臺灣進入歷史時代。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臺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臺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大明帝國之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據有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此時,各國對臺灣的稱呼不盡相同。日本稱臺灣為「高山國」、「高砂」,葡萄牙人則取名為福爾摩沙(葡萄牙語:Ilha Formosa),乃「美麗之島」之意[5]。

荷蘭人在遠東的商業目的,原以大明帝國為重要對象,但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帝國的抵制,荷蘭人只好轉向澎湖,先後在1604年、1622年兩度進占澎湖[6],但因澎湖為大明帝國領土,所以明政府亦兩度派兵驅離荷蘭人。1604年沈有容成功趕走荷蘭人,但在1623年則,歷經8個月不分勝負,終而議和。在議和訂約中,明政府要求荷蘭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占領對面的「化外之島」臺灣,明政府則無異議,經此議和,荷蘭人遂在1624年進入南台灣,建「奧倫治城」,後又改建為「熱蘭遮城」。1653年建「普羅民遮城」[7]。


古荷蘭語和新港文(右)並列的[馬太福音],1650年左右荷蘭人統治臺灣的第三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菲律賓馬尼拉派兵占領臺灣北部,先後佔據雞籠(今基隆)、滬尾一帶,並建造了「聖多明哥城」,與南部的荷蘭人展開殖民與商業競爭,不過情況不佳。此外,西班牙統治者在金山、三貂角(San Diego)等地都建有天主教教堂,試圖向原住民傳教。西班牙神父也對原住民語言作了一些研究,著有《臺灣島淡水語詞彙》(西班牙文: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1642年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佔領了二城[8]。

荷蘭統治臺灣前後共約38年。其極盛時(1650年)的統治範圍包括嘉南平原為主的地區,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二城和以及今臺東沿海一帶。荷蘭人對原住民採取安撫、鎮壓、教化兼施的方式治理,採行「地方會議」(Landdag)制,從各村選出長老,每年集會以宣導荷蘭當局時政措施,地方會議分北路、南路、淡水和卑南四區,長老須向荷蘭當局宣誓效忠,擁有荷蘭當局授予的藤杖後在社內行使司法權。荷蘭人還廣泛宣傳基督新教,在傳教同時推廣文教工作,新港文是為其範例之一。當時,移居臺灣的漢人也已有一定數量,也有部分漢人被招募來臺開墾。漢人在很多方面扮演輔助荷蘭人統治的角色,包括擔任「社商」(包稅商)等,但由於賦稅沉重、人民無土地所有權[9],部分臺灣人民對荷蘭統治者時有不滿;在1652年,因甘蔗減產與人頭稅加重,而爆發了郭懷一事件。此外,1635年與1636年也分別發生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動。

經濟方面,荷蘭人引進了許多新物種,包括豌豆、蕃茄等等,同時也引進了黃牛。當時荷蘭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摩爾亨」(Morgen),相當於「甲」,一直沿用至今[10]。此外,荷蘭人在臺灣發展貿易,並以臺灣作為轉口站,臺灣成為大明帝國、日本、南洋、歐洲等地的貨物集散中心。此時的臺灣已躍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貿易體系,有別於傳統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式小農經濟。不過,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畢竟是剝削式的統治,1650年左右,荷屬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每年淨收入約40萬荷幣(約4噸黃金)。


[編輯] 大肚王國
主條目:大肚王國
另外在16世紀中期,臺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成立了一個名為大肚王國(Kingdom of Middag)的「跨族群準王國」。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臺中縣,以及彰化縣和南投縣的一部分。


[編輯] 鄭氏王國時期
主條目:鄭氏王國

樹立於安平古堡的鄭成功像1644年,來自滿洲的大清帝國軍隊攻佔了北京,大明帝國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鄭森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南京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親鄭芝龍和顏思齊等人曾經經營過的臺灣。1661年,鄭森率領軍隊約25,000人先抵澎湖,然後轉進臺灣,迅速登陸,展開對荷蘭人之熱蘭遮城的進攻,終於在翌年攻下熱蘭遮城,驅逐了在臺灣的荷蘭人政權,建立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11]。

有學者將鄭森攻台之役形容為「人類有史以來一場空前的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也是決定臺灣爾後四百年命運的戰爭」[12]。

鄭森占領臺灣後,改臺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以新港溪(今鹽水溪)為界,北路為天興縣(縣治在今臺南縣佳里鎮)、南路為萬年縣(縣治在今臺南縣仁德鄉)。由於島內糧食不足,鄭氏軍隊各營各鎮部隊,分批在嘉南、高屏平原上屯田開墾,故該地區留下帶有「營」、「鎮」、「勁」、「協」等稱號的地名(例如:左營、前鎮、柳營等),延用至今。

鄭森在1662年,於39歲過世,之後由他的兒子鄭經接替其位置。鄭經將所有留守廈門的鄭氏殘存勢力撤到臺灣。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二縣為州,稱東寧建國、別立乾坤,國際普遍稱呼他為「The King of Tyawan」,鄭經儼然已成為獨立於大清帝國之外的國王[11]。


「全臺首學」臺南孔丘廟在參軍陳永華的輔佐下,鄭經經營與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的貿易,以取得武器彈藥的補給。主要的出口品是糖。英國東印度公司也一度在臺設立商館,但經營並不理想。此外,鄭氏政權也有計劃的在臺灣植入漢文化,鄭經在陳永華的建議下,於1656年在臺南建孔廟,設學校,是為「全臺首學」。沈光文則成立了臺灣最早的詩社「東吟社」[13]。

在鄭經時期,鄭氏王國曾經和大清帝國五度談判,但鄭經堅持比照朝鮮事例辦理、不剃髮易服、世守臺灣、稱臣納貢等四個條件,大清帝國不允,最終談判沒有結果。1674年,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等三藩反清。鄭經率兵攻打大清帝國治下的福建,奪下漳、泉、湖、惠數府。至1680年,鄭經海戰失利,盡棄福建、撤回臺灣[14]。翌年,鄭經去世,鄭氏王國發生政變,監國鄭克臧遇害,馮錫範立其弟鄭克塽,國政日壞,人心渙散。1683年,大清帝國將領施琅率軍攻臺,鄭克塽向大清帝國投降,結束鄭氏三代在臺23年的統治[15]。


[編輯] 大清帝國統治時期
主條目:臺灣清治時期

《臺南地圖》作者不詳/十八世紀
[編輯] 早期的消極政策
大清帝國雖領有臺灣,但剛開始對臺灣卻沒有強烈的領土野心。大清帝國部分官吏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因此皇帝有意放棄臺灣,後因率兵攻臺的將領施琅力爭,才將臺灣留下,併入大清帝國之版圖[16]。清治初期,與福建廈門合署臺廈道,道署下設一府三縣,即臺灣府、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隸屬於福建省。但是,自從朱一貴事件後,大清帝國於1723年(清雍正元年)不但將臺灣與廈門分署,從臺廈道升格為臺灣道,又在諸羅縣北部增設淡水廳與彰化縣。1727年(清雍正五年),正式於臺南運作的臺灣道行政區劃之下,除既有一府四縣一廳外又於澎湖群島增設澎湖廳。1812年(清嘉慶十七年),在宜蘭地區增設噶瑪蘭廳。大清帝國統治臺灣共計212年(1683年—1895年),儘管大清帝國最後並未放棄臺灣,但早期對臺灣仍然採取為「為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態度,規定駐臺官吏任滿三年,立刻調職,官吏不得攜家帶眷;駐軍採班兵制[17],三年輪調換班,家眷不得隨軍來臺。可見大清帝國臺灣極不放心,視臺灣為危險之地,嚴禁閩粵漢人無照移民臺灣,且不準攜帶家眷;但閩粵人民因山多田少,資源有限,乃不斷湧入。他們或正式持有墾照入臺,或買通船頭偷渡,皆不計九死一生,甘冒「黑水溝」波濤之險,進入臺灣,臺灣乃成為閩粵移民的新天地。禁渡措施對臺灣的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不少已經定居在臺灣的漢人被迫返回原籍;同時由於禁帶家眷,導致臺灣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因此不少漢人男子娶平埔族女子為妻,造成平埔族人口減少;並致產生童養媳等問題。大量無業的單身男子(被稱作羅漢腳)遊手好閒,亦使社會治安敗壞。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大清帝國福建巡撫沈葆楨才奏請解除該禁令[18]。

定居來臺的漢人,著重於土地開墾和水利建設。土地開發的區域呈現為「由南而北,先西後東」的順序。今日臺灣尚有大量帶有「股」「份」「結」的地名(例如:五股、五結等),顯示當時已有墾戶股份或結首制的形式來開發土地。為了提高農作物收成,大量水利設施開始興修,著名的如位於今彰化的八堡圳、今臺北的瑠公圳、今高雄的曹公圳等[19]。農業生產的主要作物則以稻米和甘蔗為主。同時,經濟的發展伴隨了港口與商貿的興起,隨著貿易量的發展,在臺灣府城之後,又有鹿港、艋舺等口岸發展興起,有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平埔族之一的西拉雅族人物畫像。右圖男子用鼻子吹簫,是為特色。由於臺灣吏治不良,官逼民反,在大清帝國統治臺灣的這兩百多年,臺灣民變迭起。班兵制度三年輪調,擾民侵民;清之政策又無法配合臺灣移墾社會的發展,部分臺灣民眾乃因之起而反抗,發生民變,較大規模者有70多次。「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俗諺乃形容清領二百多年,臺灣社會動亂的頻繁情況[20]。其中最著名的反抗清政府的民變有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等。除了對大清帝國統治反抗的民變之外,各族群內部也經常發生分類械鬥,其中既有不同族群間的(如頂下郊拼、閩粵械鬥、漳泉械鬥)、不同姓氏間的(如同治年間竹塹北門的蘇黃二姓械鬥)、職業團體間的械鬥和因商業利益而起的械鬥等[21]。

大清帝國將原住民分為「生番」(以高山族為主)和「熟番」(以平埔族為主)兩類,其中大清帝國對生番採取封山隔絕政策,劃定「土牛溝」為界,嚴禁漢人越山開墾,而熟番和漢人之間常因土地問題衝突,不少平埔族的土地被漢人用欺騙或搶占等方式佔有。部分平埔族因此開始進行大遷徙,有的進入蘭陽平原;有的進入埔里盆地,還有的進入東部山區,也有很多則日益漢化。


[編輯] 近代化與國際勢力的再進入

億載金城,為1875年沈葆楨延請法國工程師設計建造,建築仿巴黎要塞大清帝國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有了改變。然而,造成這種改變的原因卻不是源於大清帝國內部,而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以後,歐洲勢力衝擊著大清帝國和大清帝國治下的臺灣。英法對清戰爭後,大清帝國同意開放臺灣(今安平港)和淡水兩港口通商,不久又開放了打狗(今高雄港)和雞籠(今基隆港)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葉、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機會與政府稅收,一些新的城市也紛紛興起;同時也產生原住民族東移、客家人地位上升、買辦興起與水土環境被破壞等社會影響。

西方文化伴隨著臺灣開港再次傳入臺灣。在西方各教派中,以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影響為最大,著名的來臺傳教士有馬雅各、馬偕、甘為霖、巴克禮[22]等。同時,各國的勢力也紛紛侵入臺灣,1867年(清同治六年),發生了羅妹號事件,十數名美國船員在恆春一帶被原住民族殺害。最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恆春半島十八社首領簽訂了《船難救助條約》,這等於否定了大清帝國在番地的管轄權,為其後大日本帝國出兵臺灣提供了理由。1871年,五十四名琉球漁民因颱風而漂流到恆春半島,被原住民族所殺。大日本帝國派代表要求大清帝國處理,大清帝國以「生番係我化外之民」[23]為由拒絕,結果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大日本帝國派兵攻打臺灣南部牡丹社的原住民,是為牡丹社事件。之後大清帝國照會大日本帝國,要求大日本帝國撤軍,並承認大日本帝國此行動乃「保民義舉」,等於放棄對琉球王國的宗主權。(實際上自從1609年日本出兵琉球之後,琉球王國就同時向大明帝國和日本的薩摩藩雙方朝貢,成兩屬狀態。)同時自此以後,為因應國際局勢的變化,大清帝國於是積極擬定經營臺灣的方針。1884年十月,清法戰爭中,法國海軍將領孤拔也曾占領基隆,進攻淡水,並下令封鎖臺灣。[24]。


劉銘傳1875年,沈葆楨以大清帝國欽差大臣身份再度來臺,儘管他在臺灣僅停留不足一年,卻對臺灣近代化有所建樹。他推行開山撫番的政策,以下令開北、中、南三路通往後山,鼓勵漢人入山開墾,至此臺灣東部才逐漸納入清的領土中,但在以武力開拓東部的過程中,也殺害了不少原住民。此外廢除渡臺禁令,積極推動近代化建設,如機器採煤;在安平建新式炮臺億載金城等。沈葆楨數度奏請調整臺灣行政區劃。次年(清光緒元年),增設臺北府、恆春縣、埔里社廳、新竹縣、淡水縣、基隆廳,並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諸羅縣為嘉義縣及增設卑南廳,全臺至此共被分為二府八縣四廳[25]。之後經營臺灣的是大清帝國福建巡撫丁日昌,他繼承了沈葆禎的現代化政策,修建了臺灣最早的電報線。1885年,大清帝國決定提升臺灣的行政層級,將隸屬於福建省將近兩百年的臺灣獨立出來,改設為行省,並任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伴隨臺灣建省,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全臺從南到北分為臺南、臺灣和臺北三府;一臺東直隸州;淡水、新竹、苗栗、臺灣、彰化、雲林、嘉義、安平、鳳山、恆春與宜蘭十一縣;基隆、澎湖和埔里社三廳。劉銘傳在臺灣積極實施建設,於是,臺灣在1891年有了大清帝國第一條官辦客運鐵路(基隆—新竹),南北普設電報可通大清帝國的福州,同時也設立郵政與新式學堂,臺北城的街頭亮起了路燈。在劉銘傳的積極治理下,臺灣成為當時大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行省[26]。其後的臺灣巡撫邵友濂、唐景崧也繼承了其政策方針,不過由於經費緊縮,建設步伐相對放緩。但是,臺灣建省還不到十年,由於清日戰爭(1894年-1895年)的失敗,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的主權割讓給了大日本帝國。


[編輯] 臺灣民主國
主條目:臺灣民主國

臺灣民主國國旗清日戰爭大清帝國戰敗後,大清帝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大清帝國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並以臺灣為「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之地來塘塞大清帝國政府,稱棄臺並不可惜。大清帝國將臺灣割讓給大日本帝國的決定,在部分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大清帝國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民宣佈脫離大清帝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丘逢甲為義勇軍統領。同時,臺灣民主國制定「藍地黃虎旗」為國旗、刻有「臺灣民主國寶印」文字的國璽、並以「永清」為年號。發表宣言,向各國通告建國宗旨,希望能藉此引發國際干涉,使臺灣免於被割讓。[27]

未料,大日本帝國軍隊在5月29日於基隆背後的澳底登陸,6月3日占領基隆。於是,臺灣民主國政府的首腦們,包括唐景崧和丘逢甲,都爭先恐後地逃跑到大清帝國內地。6月下旬,餘眾又在臺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為籌措經費,劉曾經發行紙幣、郵票。有些學者將劉永福在臺南所建的政權稱之為「臺南共和(Tainan Republic)」[28]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29]。之後三個月,臺灣民主國和大日本帝國軍隊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但到10月下旬,劉永福也棄守內渡大清帝國內地,大日本帝國軍隊佔領臺南,這個只存活184天的短命政權,終於完全畫下了句點[30]。


[編輯] 大日本帝國治理時期
主條目:臺灣日治時期

[編輯] 初期的統治與民眾的反應

1895年日軍進臺北城的想像圖,遠方中國式城門為北門臺灣民主國瓦解後,大日本帝國已基本控制全臺,但各地仍常有抗日事件。早期著名的抗日領袖有簡大獅、柯鐵、林少貓等,但到1902年就先後被鎮壓下去。之後的重要抗日事件有1907年發生的「北埔事件」、1912年的「林圯埔事件」,1913年的「東勢事件」與「苗栗事件」和1915年余清芳領導的「西來庵事件」。後期的抗日運動除了「西來庵事件」外普遍規模較小,且在密謀階段就被剿殺,此後漢人就不再有大規模的武裝抗日。


「西來庵事件」被捕人士頭戴竹籠,自臺南刑務所(監獄)押至臺南地方法院受審1896年,大日本帝國公布「六三法」,授權臺灣總督得頒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早期總督都是武官,權力極大,融行政、立法、司法、軍事權於一人。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這三任總督的任期都不長。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任期長達八年,但實際治理臺灣的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後藤加強了臺灣的保甲與警察制度,用嚴格的手段對付抗日活動。醫師出身的後藤新平自命以生物學的原理治理殖民地,其著名的治台三策,認為台灣人的弱點是「貪財、怕死、好面子」,所以同時採用高壓與懷柔的兩面手法,將台灣的游擊活動完全彌平。並派大量警察監視人民的舉動,1922年時,平均每547名臺灣人中就有一人是警察。不過,日人在台灣建立了詳細的戶政與地政檔案;統一了度量衡;設立臺灣銀行以與日本統一幣制;大興電信事業,至1919年,全臺已有7146支電話與六條電報線;1908年完成了從基隆到高雄的鐵路,並加緊修築基隆與高雄兩港;推動「綠色革命」,使臺灣成為「米糖王國」。而在文化上,則施行同化懷柔的策略,對臺灣人教授日語,並實行日本人、漢人和原住民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在任時開始對原住民施行理蕃政策,以使其順應接受日本的統治。社會方面,總督府致力廢除「三惡」,即阿片、纏足與辮髮。同時加強衛生體制,改造下水道並進行捕鼠工作。改農曆為公曆,在街頭放置時鐘,培養臺灣人的守時觀念。推行市區改正計劃,對後來臺灣城市的營建影響深遠。


[編輯] 文官總督時期與臺灣的發展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員合影伴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臺灣開始通用日本的民法、刑法與商法。1920年,全臺行政區劃改為州廳、郡市與街莊三級制,並推行有限的地方自治。在經濟上,臺灣陸續完成了數個大中型基礎設施建設,如桃園大圳、嘉南大圳、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等。米糖產業也進一步發展,特別是蓬萊米的研發成功大大提高的稻米產量[31]。

日治中期,臺灣社會受到各種新思想的啟迪,民智已開,一些留日人士大力推行政治、社會文化運動,力求平等待遇。1914年,林獻堂奔走成立台灣同化會[32],追求台灣人與日本人的地位平等,但成立不久即被勒令解散。1920年1月,留日臺灣青年在東京發起新民會,推舉林獻堂為會長,主張改革臺灣政治體制[33]。並有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社會政治運動的展開,要求臺灣自治[34]。1921年,蔣渭水等人在台北成立了「台灣文化協會」,藉著對台灣文化活動的關心,增進台灣人的知識以及對政治關心,以求喚醒台灣人的覺醒,啟蒙台灣人的意識,尤其想要喚起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政策的批判。蔣渭水於1927年7月10日成立台灣民眾黨,台灣第一個政黨宣告誕生[35]。總督府終於在1935年和1939年在臺灣舉行州會議員和市會議員的選舉,這是臺灣人首次擁有選舉權。同時,農工運動也蓬勃展開,簡吉成立了臺灣農民組合[36],是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農運團體。1928年,蔣渭水指導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發動勞工罷工以爭取權益;同年,臺灣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其主張臺灣獨立[37],被總督府認定為非法團體。面對農工運動的蓬勃展開,臺灣總督府開始進行全面鎮壓。1929年2月12日,臺灣農民組合與臺共數千名成員被捕,是為二一二事件。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查禁,附生於民眾黨的臺灣工友總聯盟也趨於式微。之後,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也在1937年7月自動解散,日本治臺進入緊縮階段。

1930年10月27日,霧社地區原住民因不滿日本政府壓榨統治,在莫那魯道的帶領下,爆發「霧社事件」,砍殺了各地警察及霧杜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輕重傷百餘人。日方隨後進行武裝鎮壓,殺害霧社原住民近千人。時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等官員因此下臺。[38]


嘉義街外/ 陳澄波/ 1926/ 畫布、油彩/ 64×53cm/ 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隨著社會運動的展開加上西方文化與當時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臺灣的文學、美術、繪畫等方面開始走向與日本和中國大陸都不同的方向。臺灣新文學運動在1920年展開,領導者有黃朝琴等,他們主張使用白話文;認為文學的目的應是啟發民智。其中賴和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1933年,臺灣作家與日本作家組建「臺灣文藝作家協會」,刊行中日文並用的《臺灣文學》雜誌。之後,又成立了完全由臺灣作家組成的「臺灣文藝聯盟」。這一時期令人矚目的畫家則有陳進、林玉山、郭雪湖、陳澄波和廖繼春等。雕塑藝術上以黃土水成就最大,他的代表作是「水牛群像」。著名的音樂家有江文也等。電影和廣播也在這時進入臺灣。


[編輯] 皇民化與南進基地

臺北公會堂,該建築見證了臺灣主權的交接與兩次中華民國總統選舉1936年,隨著中日關係的惡化,自第十七任總督小林躋造起,台灣總督復由軍方將領擔任。在這期間,日方推行對台灣人的「皇民化」、台灣產業的「工業化」、使台灣成為進出東南亞基地的「南進基地化」三大政策。在日治中期蓬勃開展的社會與文藝運動也逐漸停擺。

皇民化運動展開后,總督府大力推廣講日語,在各地設立國語(日語)講習所。並取消報紙中的漢文欄,廢止學校中的漢文課。1940年2月,總督府公布改姓名辦法,準許臺灣人改為日式姓名。最初臺灣人對此並不熱心,但後期在獎勵政策下,不少人改用日本姓名。同時,總督府大興日本神道,廣設神社,強迫學生參拜,同時壓抑民間信仰,裁併地方寺廟,這點引發不少臺灣人的反對。日本以「農業義勇團」等名義招募臺灣人從軍,人數達12萬人以上、同時前後對原住民進行八次動員,計有四千名左右的「高砂義勇隊」前往戰場。1942年,總督府實施志願兵制度,總督府前後三次招募男子志願軍,總數為一萬六千人。1945年1月,全面實施徵兵制度。臺灣籍日本兵總計207183人,陣亡30304人。1941年4月,日本政府成立皇民奉公會,其與皇民化運動不同,是以皇民為口號達到戰爭動員的目的,但總的來說成效有限。


台北街頭慶祝光復情景,當時不熟悉中國的臺灣人將中華民國國旗左右弄顛倒。1936年,總督府成立臺灣拓植株式會社,積極推動臺灣工業化,扮演「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角色。1935年在高雄港成立煉鋁工廠。1937年,臺灣總督府推動第一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增設水力與火力發電所。珍珠港事變后,臺灣總督府又在1942年推行第一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力求臺灣工業自給。1939年,臺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

1944年10月起,美軍開始轟炸臺灣,大量官衙和工廠被炸,各項生產事業幾乎停頓,工業產量急劇減少。臺灣人在軍事管制、經濟統制金額消息封鎖下,自由全無保障。日本軍方控制了報紙、廣播等事業,戰爭真相消息全被禁絕,但是民間依然流言不斷,人心浮動。全臺各大城市都籠罩在戰爭的炮火下,人民經常需要「跑空襲」,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不少都市居民被迫遷徙到鄉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最後一任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在台北公會堂簽署降約,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宣告結束。


[編輯] 台灣戰後時期
主條目:台灣戰後時期

[編輯] 由專制到民主

版畫「恐怖的檢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並簽署《日本降書》,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台灣,而後設立與中國大陸省級行政體制不同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由陳儀出任台灣行政長官。但因為陳儀等接管官員貪污嚴重,軍警紀律敗壞,陳儀本人大權獨攬,加上戰後經濟崩潰導致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和政府急於「去日本化」造成文化上的隔閡,以及部分新住民(外省人)相對於老住民(本省人)在社會地位上具高度優勢的不平等待遇,導致在1947年初,因查緝私煙所引發的警民衝突,「二二八事件」全面爆發。數星期後,國府派兵來台鎮壓,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與百姓也被無故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此事件揭開了19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高壓的序幕,並埋下後來族群對立態勢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二二八事件后,國民政府調整臺灣地方政治制度,廢除臺灣省行政公署,改設臺灣省政府,由文人出身的魏道明任首屆省主席,縮小公營事業范圍。1949年(民國卅八年),陳誠就任臺灣省主席,改革幣制(舊臺幣以四萬比一的比率兌換新臺幣),實行三七五減租[39],通貨膨脹形勢得到緩解。


自由中國雜誌封面1949年,中國大陸易主,國民革命軍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中國共產黨在大陸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新敗來台初期,一直揚言要反攻大陸,但缺乏美國的全力配合,只是有一些小規模戰役,直至金門炮戰雙方暫時停火後,反攻都未能實現。國民黨政府在台灣透過「戒嚴令」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壓制,鞏固一黨專政、獨裁的體制,造成許多人因實際或是指稱的反對言論或行動,甚至無故被指為「匪諜」而受到非法迫害的案件(即白色恐怖)。

1950年起(民國卅九年),臺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縣級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及省議會由公民直選產生。1950年代起雷震等知識分子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批評時政,要求民主。1960年(民國四十九年),雷震等人士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很快就被政府鎮壓[40]。在國民黨政府解除戒嚴之前,台灣的「黨外」團體一直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誌,醞釀對國民黨政府進行大規模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972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后,實行「革新保台」路線。在組閣時積極起用李登輝等本省人,冀求化解省籍矛盾,開始推行國民黨的「本土化」。1975年4月5日,蔣中正去世,國民黨對社會的控制力亦開始下降。1979年5月,當局解除了1978年發布的停止雜誌登記的禁令,黨外人士掀起了創辦雜誌的熱潮,知名的有《八十年代》、《美麗島》等,這些雜誌對國民黨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抨擊,與執政當局矛盾日益激化,終於釀成1979年12月的「美麗島事件」,黨外人士遭到大規模的逮捕。1986年9月28日,黨外人士在圓山大飯店成立民主進步黨,國民黨未予取締。1987年7月15日零時,台灣和澎湖地區解除戒嚴(不含金門、馬祖等外島),黨禁、報禁相繼解除。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辭世。

經由「狂飆年代」中不斷的民眾運動,民主意識深植民心,民主政治在臺灣的推行速度也進一步加快。在國民大會代表超過四分之三絕對多數決下,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被廢止,總統李登輝宣佈自1991年5月1日零時起,結束施行長達44年的「動員戡亂時期」。李登輝繼承蔣經國的民主化與本土化路線,陸續推動六次修憲,萬年國代在1991年宣告退職,並在1996年舉行首次正副總統公民直選。


第七屆立委席次分佈圖,顯示臺灣政治有再度一黨獨大的趨勢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因為由國民黨分裂出來的另一組候選人分散了票源,最終由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及呂秀蓮以些微票數之差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正、副總統。2004年,陳水扁及呂秀蓮在總統大選前一天,發生震驚中外的三一九槍擊案,隔天陳呂二人以些微領先票數當選連任,因此泛藍陣營就三一九槍擊案的真實性,及陳水扁當選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2005年,任務型國大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國會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這有利於兩黨政治的形成[41]。2006年9月9日,因民進黨政府爆發多起弊案,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人民倒扁運動,一度引發社會風潮,但對立政黨仍陷入「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政治僵局之中。2008年1月14日,國民黨在立委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在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選舉中,國民黨的馬英九、蕭萬長取得勝利。民進黨則再度成為在野黨。


[編輯] 臺海兩岸關係與國際地位的變化
主條目:台灣問題、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台灣地位未定論

1953年,台灣台東鹿野鄉敬老會全體合影。背後建物,以超過兩人寬的中文字體,「由右至左」書寫著「反共抗俄」字樣。1943年底,《開羅宣言》發表,其中表示日本所佔據的中國所有領土要歸還予中華民國。該《宣言》並於1945年所發表的《波茨坦公告》重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盟軍統帥令在台日軍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在台日本政府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向中華民國代表陳儀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接管台灣。1951年,日本正式簽署《舊金山和約》,但因國共內戰中國情勢不明,《和約》沒有註明台灣主權歸屬。在1952年的《中日和約》第二條中,日本依據《舊金山和約》,重申了放棄對台灣、澎湖、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但從未提起台灣主權的最後歸屬。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並單方面宣佈《中日和約》失效,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訂了《中日聯合聲明》[42]。

在開放探親與解嚴之前,國民黨政府從早期的「反共抗俄」國策,演變成「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來對抗中共的統戰攻勢。1987年臺灣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後,兩岸關係曾有過一段「蜜月期」,1993年於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可謂最高點。但在「千島湖事件」、李登輝1995年訪美及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一連串事件的影響下墜入低潮。其後雖有所回溫,不過在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後跌倒冰點,此後兩岸關係長期處於「政冷經熱」的狀態中。2005年中,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等政黨前後訪問中國大陸,引發兩岸政黨交流的熱潮,兩岸緊張的情勢有所緩解,但兩岸關係仍充滿不確定性。


金門大膽島上留存的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關於台灣的政治地位,或曰兩岸是否走向統一,亦或是持續相互獨立狀態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國內及國際宣稱:「無論從歷史、政治還是國際法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在統一無望以及某些其他前提下,不放棄以武力解決」。而主張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士則認為:由美國、日本等國家所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並未明白指出台灣的主權歸屬(此一說法稱為「台灣地位未定論」),而且台灣的未來走向應由全體台灣人民自主決定,不容許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威脅。1970年代中期前,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堅持自己為全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即「漢賊不兩立」),其一直未放棄武力反攻大陸的夢想;自1970年代中期後,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共口號演變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1980年代中後期,臺灣政治日漸民主,加之冷戰結束這一背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演變為「民主自由統一中國」。

然在1999年7月9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記者專訪時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即「兩國論」或「特殊兩國論」)。2002年8月,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各界、中國大陸及美國的不少爭議。2005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一個中國」的原則。部分台灣人民對此事感到不滿,在3月26日有超過100萬人走上臺北市街頭,參與了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以表示強烈的不滿與抗議。台灣內部雖有統、獨兩派立場,但多數人的態度為維持現狀[43] 。


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文宣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直到1970年代,都被認為是國際社會中中國的合法代表,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逐漸增加。1954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到1971年,聯合國即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之際(《第2758號決議案》),國民黨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宣佈退出聯合國,此後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大幅度滑落;1979年,與美國斷交,更是對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造成嚴重衝擊。在1991年的亞洲銀行年會上,中華民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統治中國大陸地區的合法政府,不再將中共視為「叛亂團體」。近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多次試圖重新申請加入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但在對岸的強力干涉下一直沒有成功。


[編輯] 經濟的成長
戰後初期,臺灣物資缺乏,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嚴重。國府遷臺後,首先發展農業,實行包括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及公地放領等一系列扶植農業的政策。至1953年(民國四十二年),臺灣經濟已恢復到戰前水準。之後,政府奉行「以農養工」的政策,在日治時期的基礎、中國大陸來臺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及美援等因素下,臺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在1950年代時期,政府實行進口替代的政策,將農業所得支援工業部門,以農產品出口來換取外匯以進口工業機器,發展民生工業。並提高關稅,管制外匯,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土產業。到1960年代,臺灣的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的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因此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臺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1960年(民國四十九年),國民黨政府通過《獎勵投資條例》,積極爭取外商在臺投資;1966年(民國五十五年),政府成立高雄出口加工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出口加工區,以擴大加工生產。臺灣以加工中繼站的角色,成為國際分工體系中的一環。1963年(民國五十二年),工業佔臺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超過農業。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臺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1971年(民國六十年),臺灣對外貿易出現順差,從此臺灣長期維持貿易出超的局面。


十大建設中的北迴鐵路1970年代初,臺灣因外交受挫;石油危機與基礎公共設施不足等因素影響,民間投資意願降低,經濟成長受到沖擊。蔣經國政府因此調整經濟政策,改采「第二次進口替代」,推出「十大建設」等一系列大型公共投資計劃,國內投資環境因此大幅改善,也有效提振了就業,景氣強勁復甦,經濟成功實現轉型升級。臺灣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與香港、南韓和新加坡並列為「亞洲四小龍」。1980年代後期,臺灣面臨土地價格上漲;環保意識抬頭;治安形勢惡化;勞工意識勃興等一系列不利於投資的因素。政府於是再次推動經濟轉型。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希望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這樣的政策應該是屬於成功的,從1953-2000年平均年成長率高達8.1%,是同期世界之冠,2000年前通貨膨脹率從未超過3%,失業率也能維持在3%以內,貧富差距不大,所得分配差距倍數在2000年前也僅為5.5.臺灣經濟日漸自由化國際化,並在2001年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貿后,臺灣國內的市場持續開放,大量外來產品沖擊了國內產品,以農產品和民生工業為甚。同時為降低生產成本,很多企業出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造成產業空洞化的現象。經濟自由化也造成國內金融業競爭激烈,引發潛在金融風險等問題。為應對這些問題,臺灣政府先後有不同的措施,在李登輝時期要將臺灣建設為亞太營運中心;民進黨政府時期則提出發展生化產業,但前景如何仍未可知。如何提升自身生產力,經濟更趨多元化與提高科學研發能力,讓企業「根留臺灣」,均是臺灣經濟在未來要面臨的課題。


[編輯] 社會的變遷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之初,致力消除日本殖民教育的痕跡與影響,推動以中華文化為本位的教育政策。國府遷臺後,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和一系列法令,在日常教學中大力灌輸反共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並推行髮禁等一些列規範學生日常行為的措施。1968年,也就是民國五十七學年度,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該計劃對臺灣的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伴隨著更多人進入國民中學接受教育,勞動者的素質得到有效提升。解嚴之後,教育政策日益寬鬆,校園風氣日益自由自主;教科書由過去的一綱一本變為一綱多本,入學管道也多元化。在教學內容上,加強鄉土教育的教學比例與本土語言的教學,出現了福佬話、客家話和原住民語言的教育。但是,一綱多本造成學生負擔加重,補習風氣日盛,實施後也一直有要求恢復一綱一本的聲音存在。同時,推動十二年國教也成為了教育界的焦點[44]。

伴隨經濟的發展,臺灣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生活形態發生了重大轉變。在1970年代,臺灣省主席謝東閔提倡「客廳即工廠」,成為一道奇觀。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導致各都會人口激增,形成了大臺北地區等都會圈。但是,伴隨著城市生活品質的惡化,與鄉村建設的展開,又有一些農村居民迴流,不少鄉鎮演變為中小城市。隨著人口的流動,家庭結構也隨之變化,核心家庭結構成為社會的主流,從而使老人安養與幼兒托教成為社會問題。伴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臺灣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成長已由高生育率,低死亡率轉變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1951年(民國四十年),臺灣男性平均壽命為53歲,女性為57歲。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男性平均壽命增加為73.6歲,女性增加為79.4歲。1981年(民國七十年),全年臺灣新生人口數量為四十一萬四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2.46個子女。到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全年臺灣新生人口數量下降到廿萬六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子女僅1.18人。臺灣已經成為高齡化、少子化社會。


2005年在台北市舉行的台灣同志遊行解嚴之前,臺灣人的結社、遊行、言論、出版、新聞自由都沒有保障,加上片面重視經濟效益,底層人民的權益卻不斷遭到剝奪,維權意識與社會發展都不健全。1970年代后,伴隨著教育的普及與中產階級的興起,人民的自主意識開始抬頭。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標誌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興起。1980年代,隨著民主運動的蓬勃展開,街頭抗爭也成為臺灣社會的常見現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綠色運動、三月學運、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等。各個少數族群亦注意維護自己的權益,如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發起的「還我姓名」「還我土地」等訴求;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功實現開放赴大陸探親的政治訴求;客家權益促進會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等。男女權益的平等亦獲得社會的重視,在立法院已有女性保障名額,並有《兩性工作平等法》等維護兩性平等的法律通過,女性的地位顯著提升,兩性漸趨平權。同志團體亦時有遊行示威來要求自己的權利。立法院陸續通過《勞動基準法》等法令,勞工地位得到保障。1995年(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保正式實施,福利制度的完善已初見端倪。近年來,大量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婦女來到臺灣,形成了「外籍配偶」族群,亦產生了一些社會適應的問題。而近年的樂生療養院等事件,體現出臺灣的人權保障仍有欠缺之處。


[編輯] 多元的文化
國府遷臺早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強力推行國語教育,並更改街道名稱,以灌輸臺灣人對中國的認同和對領袖的崇拜。戒嚴時期,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文化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文化呈現反共、傳統、一元的特質。

1987年,台灣解嚴後,以中華文化思考受到質疑,多元文化思想也受國內外許多因素推波助瀾下逐漸興起。包含推動台灣本土文化的多元文化行動支持者認為:多元文化可肯定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尊重文化多樣性下的人權,增加人民選擇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也促進台灣社會正義與公平機會情況的大幅進步。不過於實際上推動上卻也面對如種族主義與偏見歧視、文化價值判準上缺乏共識、文化差異和缺陷的區辨模糊不清、理論體系有待釐清和統整等問題[45]。

1996年,台灣學者蔡瑋將此文化態樣的改變稱為本土化或去中國化,並認為中國會加以反對[46]。其中,首度出現的「去中國化」一詞,後來大量被支持中國傳統文化者引用。尤其於2000年民主進步黨開始於台灣執政後。這些反「去中國化」者認為:執政民進黨所推動的此「去中國化」,會讓「歷史記憶也難逃被切割肢解的下場」[47]。

文學
在國府遷臺初期,政府大力推行反共、懷鄉文學,著名的反共文學作家有王藍(代表作《藍與黑》)、姜貴(代表作《旋風》)和司馬中原(代表作《狂風沙》)。同時,西方現代文學也是當時臺灣文壇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興是為其代表,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則有《臺北人》、《家變》等。1960中後期開始,一些本土作家以《臺灣文藝》、《笠詩刊》為陣地,重拾鄉土素材,關注農民與勞工等底層階級的命運,作品隱含批判精神,終致在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引發了鄉土文學論戰。解嚴後,文學更加多元化。近幾年,伴隨網路的興起,網路文學成為新的風潮。
美術、戲劇與音樂
1950年代,臺灣的畫壇主流以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的本土西畫家為主,繪畫技巧比較傳統。1960年代開始,新生代畫家引入西方的抽象畫等風格,美術風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鄉土意識抬頭後,繪畫題材再趨本土化。解嚴之後,美術界生態多元自由,風格也日益前衛。二戰后,一方面在政府的領導下,國劇(京劇)等大陸劇種在臺灣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劇種則仍是庶民大眾的重要娛樂方式。隨著電視的出現,布袋戲、歌仔戲開始講求聲光效果,重新獲得人們的重視。而國劇與國語話劇則融入創新元素,經常以小劇場等形式表演,舞臺劇表演成為臺灣最具活力的藝術活動之一。光復早期,臺語歌曲一度流行,之後被官方鉗制。音樂界也被政治力延伸,創作了大量反共愛國歌曲。在民間,由香港傳入的國語流行歌曲和美國音樂風行一時。1970年代,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因此風行。在1980年代,講究「字正腔圓」的國語老歌風行一時,其代表人物是有亞洲歌后之稱的鄧麗君。近幾年臺灣已經成為世界華語樂壇的中心,周杰倫等歌手紅遍兩岸三地,成為了樂壇的重要力量。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莎勇之鐘的宣傳海報電影
國府遷臺伊始,臺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拍攝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同時,臺語片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同時,香港製作的電影也在臺灣廣受歡迎,也影響到臺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始了「新電影」風潮。解嚴之後,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同時,伴隨著美國好萊塢等洋片的大舉進入,國片的環境與市場日益萎縮低迷。
電視與其他媒體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成立,這是臺灣的第一家電視臺。不久中國電視公司和中華電視公司陸續開播,臺灣電視業進入老三臺時代。但三臺都由政府機構與國民黨掌控,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扮演政府宣導的工具。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中視播出《晶晶》,是為臺灣的第一部電視劇。同時楊麗花、葉青歌仔戲與布袋戲也紛紛登上螢幕。1993年,政府開放成立有線電視臺,隨后在1998年又開放了首家民間經營的無線電視臺民視。而為普及多元文化與尊重弱勢群體,又陸續開播了公視、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電視臺。但是,激烈的競爭導致電視節目嚴重商業化,收視率掛帥的風氣引人詬病,並導致媒體亂象的出現,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伴隨政治的民主,黨政軍也先後退出了電視經營。
在解嚴之前,臺灣影響最大的兩份報紙是《聯合報》與《中國時報》,1980年代後,《自由時報》興起,成為第三大報。近年,《蘋果日報》快速發展,報業格局再演變為四大報。根據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ABC)於2007年9月提出,對台灣地區有費報進行發行量稽核,結果認證,《自由時報》每日實銷量超過七十二萬份,居全國第一大報。廣播事業亦有發展,除了傳統的中廣等之外,飛碟電台、KissRadio等亦成為重要的廣播電臺。網路也快速興起,網路文化亦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 相關條目
台灣歷史年表
台灣古蹟列表
中華民國歷史
台灣舊地名

[編輯] 其它特定主題台灣史
台灣政治史
台灣經濟史
台灣文化史
台灣社會史
台灣教育史
台灣媒體史
台灣電影史
台灣報業史
台灣電視史
台灣軍事史
台灣交通史
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史
台灣體育史
台灣棒球史
台灣鳥類學史
台灣地圖史

[編輯]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注釋
^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簡介
^ 《臺灣省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第一頁《臺灣簡史》,1996年10月第一版,ISBN 7-5031-0391-4
^ 臺灣古代名稱
^ 《中國人史綱》(中),柏楊,同心出版社,第170頁,ISBN 7-80716-121-3
^ 歐洲人稱臺灣為Formosa
^ 荷蘭占領澎湖
^ 一六二四年荷蘭人佔領大員
^ 西班牙人殖民北臺灣(1626~1642)
^ 當時田地稱為「王田」,歸屬於荷蘭國王
^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臺灣發展史: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在臺灣的活動
^ 11.0 11.1 東寧王國臺灣王
^ 盧建榮,1999,入侵臺灣:烽火家國四百年。台北:麥田出版。 p.22
^ 臺灣的經營
^ 鄭經失去大陸
^ 鄭氏王朝的滅亡
^ 臺灣的棄與留
^ 班兵制度
^ 漢人移墾臺灣
^ 自力建設的臺灣水利
^ 三年小反五年大亂
^ 分化政策下的械鬥
^ 基督教在臺灣
^ 牡丹社事件,1871-74
^ 法軍侵臺
^ 1887年成立臺灣省
^ 劉銘傳與臺灣
^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p.251
^ Chang, Lung-chih. 1995.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Centennial Reassess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2-4 June, New Haven, Conn. p.7
^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26
^ 王育德,1979,臺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臺灣青年社。 p.107
^ 蓬萊米
^ 同化會
^ 臺灣新民會
^ 臺灣議會設置運動
^ 台灣民眾黨的成立
^ 臺灣農民組合
^ 台共三大主張
^ 霧社事件
^ 土地改革紀念館
^ 公共電視台 台灣百年人物誌
^ 修憲國民黨版 國大定位任務型,2000年4月8日,聯合報,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
^ 詳見中日聯合聲明(連結至維基文庫)
^ 聯合報,2003年9月18日,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
^ 十二年國教 全教會建議2011年實施。中央社。2007年4月17日,記者劉嘉韻
^ 許雅惠,《探討我國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現況與問題》
^ 聯合報,1996年4月23日,《學者觀點》
^ 東森新聞報,《反對「去中國化」,國民黨辦抗戰七十週年文物特展》

[編輯] 參考文獻
Chang, Lung-chih. 1995.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Centennial Reassess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2-4 June, New Haven, Conn.
戴天昭,1996,台灣國際政治史,李明峻譯。台北:前衛。
劉益昌,1996,台灣的考古遺址,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29-42。台北:玉山社。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盧建榮,1999,入侵台灣:烽火家國四百年。台北:麥田出版。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
方豪,1994,台灣早期史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彥傑,1992,荷據時代台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薛化元,2006,自由化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國立編譯館。

[編輯] 延伸閱讀
陳碧笙,1993,台灣人民歷史。台北:人間出版社。
戴國煇,1999,台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台北:南天。
戴天昭,1996,台灣國際政治史,李明峻譯。台北:前衛。
郭廷以,1954,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李稚甫,1955,台灣人民革命鬥爭簡史。中國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
連橫,1920,台灣通史。台北:台灣通史社。
林衡道編,1988,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呂秀蓮,1979,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翁佳音等,1992,台灣通史類著作解題與分析。台北:業強。
吳密察,1980,唐山過台灣的故事:台灣通史。台北:時報文化。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楊新一,2000,爭台灣的主權:過去現在未來。台北:胡氏圖書。
元建邦,1990,台灣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
Corcuff, Stephane. eds. 2002.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Armonk, N.Y.: M. E. Sharpe.
Davidson, James W. 1988.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Gordon, Leonard H. D. eds. 1970. Taiwan: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napp, Ronald G. eds. 1980.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y, Denny.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ubinstein, Murray A. eds. 1999. Taiwan: A New History. Armonk, N.Y.: M. E. Sharpe.
Sih, Paul K. T. eds. 1973. Taiwan in Modern Tim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Su, Bing. 1986. Taiwan's 400 Year History: The Origins and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and People. translated by Kuo-tsi Tai. Washington, D.C.: Taiwanese Cultural Grassroots Association.

[編輯]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文化資訊站:歷史台灣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臺灣文獻叢刊和臺灣方志逐字索引
郭弘斌:台灣人的台灣史
黃富三:台灣簡史
福爾摩莎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
Formosa
國家文化資料庫
臺灣記憶



亞洲歷史
阿富汗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阿曼 · 亞塞拜然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林 · 不丹 · 北韓 · 東帝汶 · 菲律賓 · 喬治亞 · 哈薩克 · 南韓 · 吉爾吉斯 · 柬埔寨 · 卡達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馬爾地夫 · 馬來西亞 · 蒙古 · 孟加拉國 · 緬甸 · 尼泊爾 · 日本 · 沙烏地阿拉伯 · 斯里蘭卡 · 塔吉克 · 泰國 · 土耳其 · 土庫曼 · 汶萊 · 烏茲別克 · 新加坡 · 敘利亞 · 亞美尼亞 · 葉門 · 伊拉克 · 伊朗 · 以色列 · 印度 · 印尼 · 約旦 · 越南 · 中華民國(台灣)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 澳門)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AD%B7%E5%8F%B2"
個分類: 台灣歷史 | 台灣
個隱藏分類: 特色條目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日本語
한국어
Lietuvių
Nederlands
Português
Simple English
Svenska
Bân-lâm-gú
粵語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03:58。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隧道

隧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香港長青隧道隧道為地下通道的一種,也是最常運用的一種。設計給交通或其他用途使用,通常用來穿山越嶺,若施做於地面下稱作地下隧道,在臺灣習稱地下道。

隧道大部分的功能,為提供行人、腳踏車(自行車)、一般道路交通、機動車、鐵路交通、或運河使用,而部份隧道只運送水、石油或其他特定服務,包括軍事及商業物流等。

目錄 [隱藏]
1 工程方法
2 隧道內之液體流動
3 種類
4 著名隧道舉例
4.1 歐洲
4.2 亞洲
4.3 美洲
5 各地隧道
6 相關



[編輯] 工程方法
開挖隧道有數種模式。深度淺的隧道可先開挖後覆蓋,稱為明挖工法;潛盾隧道則是先興建從地表通往地下施工區的豎井,再直接從地下持續開挖。


[編輯] 隧道內之液體流動
隧道之流體力學主要以隧道內之流體分為液體之隧道及氣體之隧道。液體之隧道又以液體是否填充滿整個隧道而其流體物理現象不相同,若隧道液體之上方有空氣,如一般之下水道,其物理現象與明渠水道相同。若隧道內僅單純之輸送氣體或液體且充滿整個隧道,則其物理現象主要為受到閥門或抽水、風機之影響為水錘作用;若充滿隧道之液體或氣體受到高速物體在隧道內移動之影響(例如:公路隧道內之汽車、鐵路隧道內之列車),則其物理現象主要為活塞效應。


[編輯] 種類

建築中的落馬洲支線鐵路隧道
建築中的沙田嶺隧道管道
2002年尚在施工中的台灣雪山隧道公路隧道
鐵路隧道
人行隧道
運河隧道
輸水隧道
排水隧道(下水道為其一種)
山嶺隧道
城市地下隧道
水底隧道
海底隧道
過江隧道
電纜隧道

[編輯] 著名隧道舉例

[編輯] 歐洲
直布羅陀海峽跨海通道:由連結歐洲和非洲的海底隧道、及部分的海上橋樑所構成,目前尚由西班牙、英國、摩洛哥等擁有海峽主權的國家共同規劃中。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興建費用估計達100億美元。
挪威的洛達爾隧道:世界最長的公路隧道,長度24.5公里。
瑞士的聖哥達隧道:世界第三長的公路隧道,長度16.32公里,連接瑞士的烏里州和提契諾州。
英法海底隧道:世界第二長的鐵路隧道,長度50.5公里,海底長度37.9公里,也是世界海底長度最長的海底隧道,跨越英吉利海峽連接英國和法國。

[編輯] 亞洲
香港海底隧道:世界上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全長1.8公里,平均每日行車量達121700輛,跨越維多利亞港連接九龍半島和香港島。
青函隧道:目前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長53.9公里,海底長度23.3公里。此隧道跨越津輕海峽連接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
秦嶺終南山特長公路隧道:亞洲及中國最長的公路隧道,也是世界最長的雙孔公路隧道,長18.02公里,2006年完工後已超過聖哥達隧道成為世界第二長的公路隧道。
北京五環路的曉月隧道:北京市區內唯一隧道,也是北京環路的唯一隧道。
台灣的雪山隧道:東南亞最長的公路隧道,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雙孔公路隧道群,全長12.9公里,跨越雪山山脈支脈連接台北台北縣和宜蘭縣。
高雄港過港隧道:跨越高雄港連接高雄市前鎮區和旗津區,是臺灣唯一的水底公路隧道。
風火山隧道:位於青藏高原。軌道面海拔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

[編輯] 美洲
美國的德拉瓦隧道:世界最長的輸水隧道,全長169公里。
美國紐約的林肯隧道:跨越哈德遜河連接紐約市和紐澤西州,是世界最繁忙的公路隧道之一,長度2.4公里。

[編輯] 各地隧道
香港隧道
台灣隧道
中國隧道

[編輯] 相關
地下城
涵洞
隧道是一個與交通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A%A7%E9%81%93"
個分類: 隧道
個隱藏分類: 交通小作品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العربية
Български
Brezhoneg
Català
Česky
Dansk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Eesti
Euskara
Suomi
Français
עברית
Hrvatski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Íslenska
Italiano
日本語
Lëtzebuergesch
Latviešu
Македонски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Norsk (nynorsk)‬
‪Norsk (bokmål)‬
Polski
Português
Română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Slovenčina
Slovenščina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13:01。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高速鐵路

高速鐵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法國自主技術的法國TGV
購自日本的台灣高速鐵路700T型
日本新幹線300及700系
德國ICE
歐洲之星
山梨實驗線上的磁懸浮列車高速鐵路是指營運速率超過每小時200公里的鐵路運輸系統。

目錄 [隱藏]
1 定義
2 歷史
3 高速鐵路與汽車及民航
4 建造國家或地區
5 世界高速鐵路
5.1 TGV 技術
5.2 ICE 技術
5.3 新幹線(輪軌)技術
5.4 Talgo技術
5.5 擺式列車
5.6 磁懸浮列車
6 參見
7 相關條目
8 延伸閱讀
9 外部連結



[編輯] 定義
根據UIC(國際鐵路聯盟)的定義,高速鐵路是指透過改造原有線路(直線化、軌距標準化),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新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50公里以上的鐵路系統。路軌不論是改良既有的在來線,或者是舖設高速新線,多數皆必須為1,435毫米軌距之國際標準軌。

早在20世初前期,當時火車「最高速率」超過時速200公里者比比皆是。直到1964年日本的東海道新幹線系統開通,是史上第一個實現「營運速率」高於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鐵路系統。高速鐵路除了在列車營運速度達到一定標準外,車輛、路軌、操作都需要配合提昇。

廣義的高速鐵路包含使用磁懸浮技術的高速軌道運輸系統。

在中國,時速高達200或以上,並使用CRH和諧號列車稱為「動車組」,時速160-200公里的城際列車稱為「准高速」及長途列車稱為「特快」,120-160稱為「快速」,120以下的稱為「普快」,80或以下為「普客列車」。


[編輯] 歷史
鐵路是人類發明的首項公共運輸工具,在19世紀初期便在英國出現。直至20世紀初發明汽車,鐵路一向是陸上運輸的主力。二次大戰以後,汽車技術得到改進、高速公路亦大量建成,加上民航的普及,使鐵路運輸慢慢走向下坡。特別在美國,政府的投資主要放在公路建設上,不少城市內的公共運輸曾一度被遺棄。如此的思維也影響不少地區,例如戰後的台灣及美占時期的沖繩。

世界上首條投入商業運作的高速鐵路是日本的東海道新幹線,於1964年東京奧運前夕正式營運。第一代新幹線列車主要由川崎重工業建造,行駛在東京—名古屋-京都-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營運速度超過每小時200公里。


[編輯] 高速鐵路與汽車及民航
無論是高速公路或機場都得面對擠塞的問題。高速鐵路的優點是載客量非常高,因此得以快速代謝乘客。倘若旅程非以大城市中心為出發及目的地,使用高速鐵路加上轉乘的時間可能只跟駕駛汽車相若。但高速鐵路毋須自行駕車會較為舒適。

另一方面,雖然高速鐵路的速度比不上飛機,但在距離稍短的旅程(650公里以下),高速鐵路因無需到一般較為遙遠的機場登機,亦減省了提早劃位、安檢、等待登機之程序,因而仍較為省時。且高速鐵路班次可以較為頻密,總載客量亦遠高於民航。

此外,高速鐵路與航空等運輸方式相比,較不易受到大雨、濃霧等氣候因素影響。


[編輯] 建造國家或地區
世界各地的高速鐵路發展都是首先連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日本的東京至大阪;韓國的首爾至釜山;法國的巴黎至里昂;美國的波士頓至紐約、華盛頓;台灣的臺北至高雄左營。這樣可以減少投資,需要時亦可以將原有的路軌改良後使用。

高速鐵路的顧客對象多數以商務旅客為主。旅遊遊客是第二主要客戶。以法國高速鐵路為例,它連接了海岸的度假區,並且在長程路線上減價以跟飛機競爭。因為高速鐵路的出現,不少以離巴黎現在低於一小時車程的地區開始成為通勤的住宅區。不少高速鐵路的興建,本來是使偏遠的地區亦得到較快的發展。台灣、韓國、西班牙及荷蘭的高速鐵路亦是希望得到這種效果。


[編輯] 世界高速鐵路

[編輯] TGV 技術
法國:TGV
法國、英國、比利時:歐洲之星
西班牙:AVE
瑞典:X3列車
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Thalys
韓國:KTX

[編輯] ICE 技術
德國:ICE(德國國內路網)
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奧地利:ICE(跨國路網)
西班牙:AVE S103
俄羅斯:Velaro RUS
中國:CRH3(以ICE-3列車為基礎)

[編輯] 新幹線(輪軌)技術
日本:新幹線(中央新幹線除外)
台灣:台灣高速鐵路(以新幹線系統為基礎)
中國:CRH2(以E2系列車為基礎)

[編輯] Talgo技術
西班牙:Talgo350

[編輯] 擺式列車
義大利、芬蘭、葡萄牙、捷克、斯洛維尼亞、英國、中國:Pendolino(中國版命名為CRH5,以Pendolino列車為基礎,但不設備擺式功能)
瑞典、中國:X2000列車
瑞士:ICN
義大利、瑞士:Eurostar Italia
美國:Acela
加拿大:LRC

[編輯] 磁懸浮列車
中國:上海磁浮列車、滬杭磁浮列車
日本:JR東海中央新幹線、愛知高速交通東部丘陵線 (リニモ)

[編輯] 參見
新幹線
法國高速列車
ICE列車
西班牙高速鐵道
X3列車
台灣高速鐵路
韓國高速鐵道
中國高速鐵路
馬新高速鐵路
土耳其高速鐵路

[編輯] 相關條目
地下化捷運之空氣動力:活塞效應
隧道洞口微壓波噪音

[編輯] 延伸閱讀
黃國倫,〈軌道運輸與環境控制〉,《土木水利,第34卷第3期》,2007年6月。
黃國倫,〈列車進入長隧道之微波噪音分析〉,《中興工程第97期》,2007年10月。

[編輯] 外部連結
新馬將建高速快鐵 亞洲新聞網
馬新批准「子彈火車」計劃 聯合早報 引 《新海峽時報》
楊忠禮機構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高速鐵路


鐵路運輸
概論
車站、 軌道、 列車、 機車、動力分散、動力集中、車輛、鐵路信號 電氣化鐵路:
概論、高架電纜、軌道供電 城市鐵路:
城市軌道交通、區域鐵路、中型鐵路系統、輕軌運輸、有軌電車 特殊鐵路:
高速鐵路、擺式列車、磁浮、單軌、纜索、齒軌、膠輪路軌、旅客捷運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9%80%9F%E9%90%B5%E8%B7%AF"
個分類: 高速鐵路 | 鐵路運輸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Bosanski
Česky
Dansk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Suomi
Français
Galego
עברית
Hrvatski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Íslenska
Italiano
日本語
한국어
Lietuvių
Nederlands
Polski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čina
Slovenščina
Svenska
Türkçe
Bân-lâm-gú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05:48。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色情片

色情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2007年10月8日)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色情片,又稱A片或咸片現在通常指粹只為了激發起觀眾對性慾望的影視作品或者片段。內容含有色情或性愛成份的一般電影則稱為成人電影。

一般色情片沒有實質上的情節內容。隨著錄影帶及影碟的普及,這些電影現在都以這種供個人觀賞的形式來發行。有人認為,色情影片的性教育功能很直觀有效;但也有人認為,色情影片的「性教育」是對社會大眾性心理、性行為的錯誤導向。

色情電影可分為:

第一種電影俗稱三級片,這個名詞源自早期香港電影分類中,大多數被評定為第三級的影片都以色情電影為主,尺度有限;
第二種電影定義下的俗稱A片,源自台灣用語,由成人電影(Adult Film)中取其字母而來,一般分有碼及無碼兩種,有碼就是在性器官打上馬賽克的影片,又稱「毛片」,亦有人戲稱色情影片為「愛情動作片」。
在香港,隨著現在來自日本及美國的地下色情光碟橫流,這些地下影片由於未經檢定及部份畫面根本不可能通過電檢,所以一般香港人都稱之為「四級」或「四仔」,意思就是比第三級電影更「高一級」的影片,「色情電影」這名詞反而開始回復其本來的面目。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色情片通常是禁止拍攝和公映的,但在網際網路上廣泛流傳。在亞洲地區,片源多來自於日本,香港和台灣也有少量產出。歐美地區,三級片多可以在電視台的深夜成人檔自由播放。

目前也有按照色情電影內容對其進行分類的方法。如重口味和普通色情電影。重口味色情內容一般指該種色情載體(文字、圖片、視頻)含有血腥暴力、排泄物、特殊的生殖器官、對人體的摧殘和較嚴重程度的(摧殘性的)虐待以及獸交,和使用較為危險和對人體有一定傷害的器具的性交方式。絕大部分人可能會無法接受這種偏好。而普通口味則是含有較為一般或者輕度的虐待的性交方式。

目錄 [隱藏]
1 種類
1.1 職業、角色扮演
1.2 性行為類型
1.3 主題
1.4 演員類別
1.5 拍攝過程可能觸犯法例的類型
2 參看



[編輯] 種類

[編輯] 職業、角色扮演
學生、教師類
醫生、護士、病人類
制服片
OL片

[編輯] 性行為類型
口交
乳交
肛交
潮吹
顏射
自慰
雙龍入穴
吞精
戶外
大屌
體內射精
灌腸片
足交(女人用腳刺激男人性器官達到高潮)

[編輯] 主題
近親相姦
輪姦
強暴
凌辱調教
野外露出
援交
人妻
SM性虐待
痴漢
群交
屎尿排泄

[編輯] 演員類別
身材:巨乳、貧乳
膚色、種族:黑人、白人、黃種人等
孕婦
素人(非職業演員)

[編輯] 拍攝過程可能觸犯法例的類型
幼童片
盜攝片
獸交片

[編輯] 參看
日本AV女優列表
日本AV男優列表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2%E6%83%85%E7%89%87"
個分類: 色情片
個隱藏分類: 自2007年10月缺少來源的條目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Bân-lâm-gú
Български
Català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فارسی
Français
Italiano
മലയാളം
Nederlands
日本語
Português
Română
Русский
Српски / Srpski
Suomi
Svenska
ไทย
Türkçe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04:02。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