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台南市

臺南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台南市)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座標:北緯22度59分51.1秒,東經120度12分45秒22.9975277778;120.2125關於「臺南」範圍內可指的其他地區,詳見「臺南」。
臺南市
Tainan City
(臺南市旗) (臺南市徽)

簡稱 南、南市、臺南
別稱/舊稱 府城、鳳凰城、古都、
赤崁、刺桐城(清代)
設立始年 1725年築城;1920年設市
行政區類別 市
區劃 6區
政府所在地 安平區 永華路二段6號
市長 許添財
政府網站 臺南市政府
市花 鳳凰花
市樹 鳳凰木
市鳥 喜鵲
電話區號 06
總面積 175.6456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17位)
總人口 767,018人(2008年6月)
(台灣的第11位)
人口密度 4,366.85人/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5位)
毗鄰 台南縣、高雄縣

台南市在台灣的位置
地理
經度 東經120.03 - 120.14度
緯度 北緯22.55 - 23.05度
東西寬度
南北長度
總面積 1074.396平方公里
- 陸地面積
- 水域面積
海拔高程 最高:29公尺 (桂子山)[1]
最低:2公尺
中位值:
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 23.8℃
- 最高月均溫 29.0℃
- 最低月均溫 17.1℃
年降水量
無霜期
年日照時數
臺南市位於台灣西南濱台灣海峽,地處嘉南平原。以人口而言是台灣第四大城市,計約76.7萬人。也是台灣五個市之一,亦為百萬人口的臺南都會區之中心都市、南部教育及文化中心。[2]

臺南市是漢人在臺灣本島最早拓殖的地區,由明鄭時期以至清末,均以臺南為全臺首府,且為臺灣與大陸東南沿海港口唯一的通商口岸,集政治、經濟中心於一地,市況繁榮富裕,鴻儒名士匯聚,書院之多居全臺首位,有「文化古都」之稱。又因政權屢次轉移,使得各時期建築皆可在市內發現,古蹟數量冠居全島。

臺南市亦以美食、傳統小吃、文化古蹟聞名,觀光業發達。由於歷史加上現代都會發展,使得「新舊交雜」成為臺南市主要景觀特色。

目錄 [隱藏]
1 地理
1.1 地貌
1.2 水文
1.3 氣候
2 歷史
2.1 荷治時期
2.2 明鄭時期
2.3 清領時期
2.4 日治時期
2.5 中華民國
3 行政
3.1 行政區劃
3.2 象徵
3.3 公共設施
3.4 姊妹都市、友好都市
4 人口
5 都市結構
6 產業經濟
7 教育
8 交通
8.1 公路
8.2 鐵路
8.3 航空
8.4 船舶
9 旅遊
9.1 古蹟景點
9.2 自然景點
9.3 公共文化設施
9.4 百貨及購物
9.5 藝文活動與節慶
10 文化
10.1 宗教信仰
10.2 廟宇
10.3 三大匾
10.4 詩社
10.5 安平民俗
10.6 文學作品
11 出身名人
12 政治情勢
13 廣播
14 榮譽市民
15 參考資料
16 參考文獻
17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編輯] 地貌
臺南市位於嘉南平原,地勢低且平緩。與鄰近臺南縣也沒有明顯分界,市區也擴張至市境以外,組成百萬人口之都會區。全境海拔10~30公尺間,最高點海拔不超過40米。

臺南臺地位於市區東部,為一孤立之橢圓形切割臺地,北界有曾文溪、南端有三爺宮溪,於臺南縣永康市六合里附近之台地稱橄欖山,東側以明顯的臺地崖與大灣低地相接,西方則逐漸降低,而移化為安平平原。地長軸約12公里,東西寬4公里餘,臺地本稜線均維持在海拔25~30公尺的高度,最高點在臺南縣永康市網寮、第一公墓一帶,海拔達40公尺[3];因臺南臺地目前已開發,人類建築對地形的破壞則極大。相較之下,天然河川的切割度甚小,流量也不豐,多已成為道路下的排水道。

大灣低地位於臺南臺地東邊,大部分屬臺南縣永康市境,西緣以明顯的南北向臺地崖與臺南臺地相接,其長度約12公里半,寬約3公里,標高大部分在10公尺以下。由於聚落的開發大灣低地與臺南臺地的分界處已漸模糊。

安平平原位於臺南市西部濱海處,為新近隆起的海岸平原,平原高度均維持在海拔2~3公尺左右,並成為曾文溪三角洲一部分。此區在荷治時期仍為臺江內海潟湖,外緣有細長的鯤鯓形砂嘴。之後潟湖逐漸成為海埔新生地,今已為臺南新市政中心所在地。[4]


[編輯] 水文

四草紅樹林臺南市重要河川有曾文溪、二仁溪、鹽水溪和普通河川鹿耳門溪、日新溪,還有德慶溪、福安坑溪、竹溪、柴頭港溪等天然排水幹線。其中曾文溪、二仁溪各為臺南市北、南天然市界。由於地勢東高西低,河川均自東向西流入臺灣海峽。另外,南臺灣夏雨集中,河川水量隨季節差別極大。冬日常見巨石礫礫,夏日則黃水滾滾。[5]。臺南市大型湖泊不多,較著名的為臺南公園內的燕潭,和巴克禮紀念公園內的夢湖。赤崁樓以西為昔時臺江內海所在,今因泥沙淤積而成小湖泊或溼地,如四草湖、鯤鯓湖等,及安南區、安平區、南區內的許多魚塭。是其他省轄市所難見到的景觀。臺南運河位於臺南市五期重劃區,初期航行尚稱便利,惜當時規劃不週,安平港出口泥沙日漸淤塞,航運功能漸失,光復後家庭或工廠污水都排入運河之中,成為今日之污臭。現在正重新規劃整治中[6]。


[編輯] 氣候
臺南市地處北回歸線之南,屬亞熱帶氣候,亦受季風影響。全年平均氣溫23.8℃,最冷月(1月)平均溫度17.1℃;最熱月(7月)平均溫度29.0℃。大陸冷氣團南下侵臺時,臺南市可能降至10℃以下,對農漁業經常造成損害。 受季風及地形影響,降雨乾濕季分明,雨量多集中於夏季,主要因鋒面及季風影響,佔全年降雨量80%以上,且西南季風盛行,及對流作用,午後易生局部性對流雨。夏季為颱風易發生時期。冬季水氣不足南部則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約1570公釐。降雨日數平均全年約有94日,8月即佔約16.2日。


[編輯] 歷史
主條目:臺南歷史
臺南市直至十九世紀末期,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故臺南市古蹟名勝特多,文化古都之美稱。


[編輯] 荷治時期
首先,荷人在臺江西邊的-鯤鯓沙洲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做為在臺的統治中心。接著,又在城堡東方與臺江東岸大井渡頭(今民權路、永福路口)分別建「臺灣街」(今延平街一帶)及「普羅民遮街」(今延平街一帶)。其中臺灣街的歷史最早,有「全臺第一街」之稱;而普羅民遮街則是臺灣第一條有計劃興建的歐式街道,後來成為臺南市街的重心。

荷蘭人的經營雖然使臺南成為當時中國東南海外的大城市,漢人漁商接踵而至。但因為荷蘭人對移民百般苛徵、限制,終於引起漢人的不滿,永曆6年(1652年),在郭懷一領導下起義反抗。最後,事變雖被鎮平,荷蘭人亦在「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鞏固其政權,卻依然無法平息漢人的忿怒。一直到鄭成功入臺前,全島形勢始終動盪不安。


[編輯] 明鄭時期

臺南孔廟大門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攻打臺灣,打敗荷蘭人,取得臺灣後,將臺南赤崁地區改為「東都明京」並設立一府二縣;府名為「承天府」,即今赤崁樓。鄭成功死後,世子鄭經即位,任陳永華為謀主,把東都明京改為「東寧」。在他的規劃推動下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設立學校,開啟了文化的先聲。興水利,課農桑,安撫原住民等等,種種施政,使臺灣逐漸成為漢人的樂土。


[編輯] 清領時期
1684年,清朝攻取臺灣,在臺南設臺灣府,在首任巡撫劉銘傳將省會遷往臺北之前,臺南一直是全臺首府。享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名。

取臺灣後,改明鄭的承天府為臺灣府,清康熙23年,清廷頒布渡臺禁令,僅准漳泉地區做有限度的移民。至乾隆41年後,渡臺禁令已形同虛文,於是大量移民由鹿耳門湧入府城,形成明鄭後的移民潮。漸漸地,由於社會安定,人口持續增加,造就了民生富裕的條件。乾嘉年間,府城三大商業貿易組織「三郊」的興起、壯大,為臺南往後近百年的黃金時盛世揭開序幕。

然而好景不長,自清代後期起,昔日波光粼粼的臺江海岸,因發生大風雨,大量河沙注入臺江,千里汪洋盡成海埔。臺灣地勢改變海沈陸浮,港口消失,而這也是臺南逐漸沒落的主要關鍵。到了同治3年(1864年),安平海關建造完成,並正式開港,英商於安平設德記、和記洋行,隔年另開雞籠、打狗兩港,而有正、副港之稱。

光緒元年(1875年),臺灣增置臺北府,使府城喪失了全臺唯一政治中心的地位;光緒11年,臺灣建省,省治設在臺北,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將建設的主力放在北部,又使臺南府城逐漸失喪全臺經濟中心的地位。府城的光輝歲月至此逐漸步入尾聲。


[編輯]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南州廳1895年日軍進駐臺南市區,並設置臺南縣,後改為臺南廳。1920年臺南廳與嘉義廳改制為臺南州,臺南州廳設立於州轄臺南市。1900年11月29日臺南=高雄間鐵路通車,設「臺南停車場」,後改稱「臺南驛」(即今臺南車站)。臺南州廳、地方法院等公家機關相繼成立。臺南新運河開通。臺南驛改建竣工。在日本人的建設下,古都臺南逐漸有了現代化都市的雛形。


[編輯] 中華民國
1945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改臺南州為臺南縣,州轄臺南市改制為省轄市,而脫離臺南縣轄區,1946年併入臺南縣安順鄉(改名為安南區),初期臺南仍為全島第二大城。但由於交通優勢不再,加上兩條高速公路不在臺南市,工商業地位滑落,以民生輕工業為主,漸被臺灣新興都市高雄、臺中超前,但仍穩居第四大城。

近年來因安南區設立臺南科技工業園區,及近郊臺南縣新市鄉設立南部科學園區等重大開發,經濟重新復甦。目前人口穩定增加中,為臺灣屈指人口社會增加城市之一[7]。


[編輯] 行政

[編輯] 行政區劃

臺南市政府臺南1920年設市。目前為省轄市之ㄧ,設有市政府於安平五期。戰後原轄管六區(東、南、西、北、中、安平),後原臺南縣新豐區安順鄉併入臺南市,編為安南區,2004年原中區、西區合併為中西區,全市共6區迄今。目前的市長是許添財。民意機關臺南市議會設於臺南市政府旁,目前的議長為黃郁文,副議長為郭信良,包括正、副議長,計有41位議員,為市民監督市政。


臺南市行政區劃圖臺南市行政區劃表

行政區 面積(單位:平方公里)
中西區 6.188
北區 10.434
安平區 11.066
東區 13.415
南區 28.038
安南區 107.201
總計 175.645


[編輯] 象徵

臺南市市徽市花、市樹 府城的地形環境在清朝時被堪輿師認為是一片展翅鳳凰的風水良地,因此得到「鳳凰城」的美名。另一方面,鳳凰木在日治時期被引進大量栽植,成了市區普遍常見的路樹,所以鳳凰花和鳳凰木順理成章成為臺南市的市花和市樹。其實在清朝時,臺南城代表的植物為刺桐,故臺南往昔亦有「刺桐城」之別稱。如清康熙年間,臺灣府海防同知孫元衡所作的詩:「刺桐城裏煙花靜,叢竹牆邊鳥雀空。味備五音懽百物,蓼根獨有避甘蟲。」即為描述臺南城(刺桐城)內的景色[8]。

市徽 市徽由市民蘇仲民於1969年設計,以市花為主體設計。意義如下: 背景紅花為鳳凰花(市花)。白字上半部為「市」字,中間部為「南」字,下半部圓狀者為「台」字[9]。

市鳥 臺南市政府於2005年發起市鳥選拔活動,由全體市民票選心目中的市鳥,最後結果由喜鵲最高票勝出。喜鵲為臺南地區常見的一種留鳥,相傳為清朝時由臺灣知府蔣元樞首先引進臺南,而後擴散到臺灣西部沿海各地,其見證了臺南市的發展歷史,具有特殊意義。至於其他的市鳥候選名單有:黑面琵鷺、高蹺鴴、反嘴鴴、斑頸鳩等四種,都是在臺南台江生態區或市區常見的鳥種。[10]


[編輯] 公共設施

臺南市赤崁樓的古老拱門臺南市在日治時期原有歷史館、產業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但在戰時幾近全毀。戰後近半世紀,臺南市僅有市立文化中心、社會教育館、市立圖書館等基本設施,長期遭市民垢病與歷史城形象不相符。

直至近年來國家臺灣文學館成立後才陸續有新設施,並陸續落成如氣象博物館(原臺南測候所)、運河博物館(原安平稅關)等。即將開館者尚有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臺灣歷史為主題。

體育設施則以臺南市立體育場為代表。設有:田徑場、棒球場、軟式網球場、硬式網球場、舉重館、桌球館、溜冰場、籃球場、自由車場、射箭場、游泳池、射擊場、橄欖球場、足球場、羽球場等多項運動設施。由於位於竹溪範圍,並在配合在其附近規劃體育公園。


[編輯] 姊妹都市、友好都市
臺南市目前共有25個姊妹市。另與澎湖、 日本仙台訂有友好或交流協議:

金門 (1981)
美國
加州蒙特麗(Monterey) (1965)
加州聖荷西 (1977)
密蘇里州堪薩斯 (1987)
俄亥俄州哥倫布 (1980)
佛羅里達州奧蘭多 (佛羅里達州)(Orlando (1982)
阿拉斯加州費克班市(Fairbanks North Star Borough) (1983)
奧克拉荷馬州奧克拉荷馬市 (1986)

阿拉巴馬州漢斯維爾(Huntsville) (1986)
伊利諾州卡爾德本(Carbondale)(1991)
菲律賓
巴賽市(Pasay City) (1980)
加美地(Cavite) (1980)
大谷地市(Tagaytay City) (1980)
鐵斯馬帝市(Trece Martires City) (1980)
卡加延德奧羅(Cagayan de Oro) (2005)
韓國光州廣域市 (1968)
玻利維亞聖塔克魯斯(Santa Cruz de la Sierra) (1981)
南非伊麗沙白港市(Port Elizabeth) (1982)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黃金海岸 (1982)
比利時魯汶(1993)
以色列Ra'anana (1999)
瓜地馬拉Zacapa (2003)
波蘭Elbląg (2004)
丹麥Ribe (2005)
土耳其Keçiören (2005)



[編輯] 人口
臺南市在1947年的人口為161,624人,到了1949年突破20萬人之大關。在人口逐年遞增下,1982年臺南市人口已超過60萬人。由1949年至1982年的33年間,人口成長將近三倍;至1990年,臺南市人口增為683,251人。臺南市的人口成長呈逐年遞增之趨勢。不過臺南市的年平均人口成長率反而呈現逐年遞減的狀態,從1946年到1986年期間,臺南市大約以每5年增加5至6萬人的持續成長,在這段期間,年平均成長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臺南市的幼少年人口數在1984年以前逐年增加。1985年以後,其人口數變化沒有固定趨勢,但是其人口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逐年下降。到了1990年,幼少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28.00%。青壯年人口數有一值都是逐年增加,但其佔總人口數之比例從1984年後也是逐年遞減。到1990年,青壯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之比例為36.98%。中年人口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佔總人口數的比例亦有逐年增加趨勢,到1990年,壯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之比例為29.54%。老年人口數與佔總人口數的比例皆逐年增加,足見臺南市人口結構有逐漸老化趨勢,1990年的老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數之比例為5.48%。

臺南市從1981年到1990年底,男性人口始終多於女性人口,但由於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逐漸淡化,且女權主義的抬頭,男性人口與女性人口之比例已逐年降低。又由各分區的性比例資料顯示,市中心區性比例較低(男女人數差距較小),例如中區為94.63%,北區為102.16%,西區為102.06%。而開發較晚且以一級產業為主的安南區、安平區之比例較高,安南區為107.02%,安平區為108.88%。 [11]


[編輯] 都市結構
臺南市的發展在清代前多半集中在中區、西區,以及安平等地,其他地方多仍是良田畝畝的農業社會,城內雖繁榮但衛生條件極差。且臺南城與安平中間尚隔有海濱,市區並不互連,彼此亦為貿易競爭對手之關係。

明永曆十八年(1664年),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並陞二縣為二州,設立所謂「十字街」(今民權路、忠義路),以十字街所發展四坊已成形,分別為東安、西定、鎮北及寧南四坊。城內重要建築之佈置仍是以四坊為基礎,東安坊有社稷壇、縣儒學、崇文書院、府城隍及臺灣府署;寧南坊有府儒學、東海書院;鎮北坊有縣城隍、臺灣縣署、總鎮衙及城守營等軍事機關;西定坊較繁華,有不少民間的廟宇及商業街。

日治時期後,多次進行「市區改正」,建設下水道及開闢新道路。並由於車站設於東方,都市因而東區發展,逐漸擴大原有市區範圍。隨著近海陸化作用,臺南與安平間亦形成大片土地,市區逐漸相連。日治臺南最明顯的中軸線是臺南驛(今臺南車站)=明治町(今中山路)=臺南州廳(今國家臺灣文學館)=末廣町(今中正路)=臺南運河,可說是臺南市的主幹,亦是商業精華區所在,同時亦取代清代最繁榮的民權路一帶。


北區東豐路戰後,中山高速公路掠過臺南市東側,在仁德鄉及永康市設有交流道。因交通之利,使得過去地處偏僻之東區及永康市快速增加大量人口,使東區及永康市分別成為臺南市及臺南縣人口最多的一區。戰後都市發展多延續日治時期即已擬定的都市計畫,例如40米公園道(今林森路、健康路、夏林路、東豐路)等。除公園道外,臺南尚有一處外環道係由永康市中華路、中華東路、西路、南路、北路所圍成的環狀區域,可算是臺南都會中心。在圈外的安南區、南區南部、老安平區則仍維持舊有之聚落型態。值得注意的是安平區分為新、舊兩區,新安平區為近代形成之海埔新生地,早期魚塭片片,但在1997年10月1日成為臺南市政府新址,人口及建設得以快速發展,是臺灣全島人口遷入率最高的幾區之一。但由於交通及商業地位仍遠不及舊城區,目前偏向住宅機能。

臺南市目前基本上仍維持單核心發展之都市空間結構,核心區約略位於成功路、金華路、健康路、北門路所圍繞之區域。而在都市擴張的過程中,許多既有聚落被併入發展區,但其規模均未改變核心區獨大的情勢。目前都市發展政策有意改變此結構,朝多核心方向發展。例如,過去的二期重劃區,近年來也已有相當的發展。而政府的有關單位也已逐漸傾向把臺南市附近外圍之保護區做土地變更並允以開發使用,如變更有成,將有望使二期重劃區與臺南縣仁德鄉擁有如同永康地區的發展規模。如此可見,臺南市之都市發展除了以本來既有之都市規模來進行發展之外,臺南市與臺南縣的共同發展將會更加地熱絡。


[編輯] 產業經濟

臺南市一景,中央為臺南市最高的建築物。漁業 本市之土壤多屬鹹性沖積土,主要分佈在臺南市之安南區與南區,由於土壤鹽份含量甚高,不適農作,遂墾拓魚塭從事養殖業。其中虱目魚最為有名,為全島主要產地。亦出現大量以虱目為食材的小吃,成為重要觀光資源。

農業 農業耕地面績3899.47公頃,藉嘉南大圳灌溉洗滌鹽分,以改良土質與改進栽培技術,仍可種植水稻、廿蔗、蔬菜與雜糧,以促進土地之生產力有效利用,達地盡其利之目的。近因加強核心農民培育訓練,利用新知能新科技,首創採用隊道型塑膠棚栽培洋香瓜,加速農業升級發展精緻農業,其品質聞名全省,亦為農村主要經濟來源。

工業 早期臺南市缺乏重要工業,而以紡織、成衣、精密機械等民生工業或輕工業為主。半世紀以來臺南市人口不敵鄰近之高雄市,成長趨緩、影響力滑落即於此有關。而在近年設立如臺南科技工業區等新興工業區,以及位於臺南縣高雄縣近郊之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等,經濟及人口吸引皆有顯著改善,為臺灣少數人口仍在正成長的都市之一。

服務業 為臺南市經濟結構之主力,以金融業、批發與零售業居多。服務業的空間區位相對集中於中西區及東區,其次是南區與北區。

觀光業 主要位於八大文化園區。在未來臺江黑水溝國家公園成立後,安平四草地區可望成為主要的觀光遊憩區。

臺南市缺乏媒體、廣告、資訊等資訊傳撥業。媒體僅一家地方報性質的中華日報。出版社則以中學教科書市場市占率的大型書商南一書局及翰林出版為代表,南一書局另有子公司長鴻出版社,以漫畫代理為主。


[編輯] 教育
參見:臺南市各級學校列表

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臺南市在明鄭時期,陳永華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是當時的最高教育機關;另有私塾,民辦私塾的風氣很盛,一直到民國尚有私塾存在。臺南市的西式教育始於清領時期,有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創辦的臺灣第一所中學──長榮中學,另有神學系統的臺南神學院。近代化教育始於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推行殖民地政策,故初等教育及實業教育最為發達,另有數所高中、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等知名學府。戰後國民政府廢除差別待遇的殖民教育,根據三民主義教育政策及學制,調整全臺各級學校。目前計有國民小學48所,國民中學20所,高中職學校20所,大專院校7所。


[編輯] 交通

[編輯] 公路
參見:臺南市主要道路列表

臺南市公車成大站,建築是以全台首學為設計主題現代臺南市的道路設計大致源於1911年都市改正計畫。以幾近不理會清代舊有街道的方式,開闢出以湯德章紀念公園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連接四個圓環成樹枝狀[12],採西方城市之佈局。但規畫時道路狹窄,雖屢經拓寬仍有產生嚴重道路滯塞。另外由於清代原有道路仍存於街區之中,使得市區內小巷格外發達。

對外交通方面,目前有台1縱貫公路通往高雄,台19通往麻豆,台17/17甲沿海公路通往安南區和茄定,台20通往新化,還有縣道180/182。國道方面,目前臺南市境內沒有任何快速或高速公路及交流道,國道1號有過境臺南卻於仁德和永康設交流道,國道三號關廟交流道則遠在10多公里,國道八號臺南支線則位於臺南縣市交界處;臺江大道預計在年底(96)完工,台86線到永安街已開始動工,而台61仍規劃中。

公車客運主要是由高雄客運公司行駛臺南市公車,其經營市內11條公車路線,興南客運經營與臺南縣各鄉鎮聯絡往來之路線,還有屏東客運往返臺南-屏東,另有國光客運、和欣客運、統聯客運等國道客運公司負責與各主要縣市的往來。假日的時候另闢兩條觀光客運專跑「市內古蹟」與「四草濕地」接駁遊客。


[編輯]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設有臺南車站,亦為全市中心,也是臺南市唯一仍在營運的鐵路車站。昔時尚有東門車站及南臺南車站(貨運站),今已廢除,但遺跡尚可尋。有關政府部門正在研議將縱貫市區的鐵路改為地下化[13],並預計復設南臺南車站及新增臺南航空站。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昔日曾有關廟線糖鐵至關廟鄉,存在時間1948年至1972年。

捷運路線以其在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內規劃兩線單軌電車[14]。詳見台南捷運。


[編輯] 航空
於南區設有軍民共用臺南機場。定期國內旅客運航線至臺北、澎湖馬公、金門。


[編輯] 船舶
與安平港為主要據點。目前有航線到澎湖。昔日臺南運河亦有汽船往來安平及市區,在公路發達後已停駛。但有復駛之議,亦成為市長政見之一。


[編輯] 旅遊
臺南市的旅遊大致可分為以下:古蹟景點、自然景點、特色景點、百貨及購物、節慶、公共文化設施。


[編輯] 古蹟景點
參見:臺南古蹟暨旅遊景點列表、台灣小吃及台南小吃
本市素有「文化古都」的美稱,包括一級古蹟7處,二級古蹟7處,三級古蹟36處,數量之多,為全國之冠。這些祖先遺蹟,充滿傳統韻味,瀰漫文化氣息,極富歷史意義與考古價值,是本市最珍貴之文化資產,目前市政府規劃的八大文化園區裡有七個是以古蹟為主題,是到臺南不可不遊的景點。

在遊覽古蹟的同時則不能忘記臺南小吃。臺南小吃中外馳名,或許是因為歷史緣故,其小吃飲食文化獨樹一幟,與眾不同。說到小吃就想到臺南,臺南小吃種類繁多,美味可口,是來臺南者不可不嚐的好滋味,也是遠赴他鄉的遊子夢縈的家鄉特產。目前兩大小吃集中地為安平古堡及赤崁文化園區,其他小吃則散佈於舊城區各地。著名的小吃像「周氏蝦捲」、「陳氏蚵捲」等數十種[15]。


東區巴克禮紀念公園
[編輯] 自然景點
有日據時期是全臺唯一熱帶實驗林的臺南公園、榮獲不動產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傑出建築金獎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內政部評選的「國際級濕地」之ㄧ,擁有豐富河口生態資源的四草濕地紅樹林保護區;還有砂岸地形的黃金海岸都是值得一遊處。


[編輯] 公共文化設施
有大型博物館如國家臺灣文學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及一些特色博物館如:成大博物館、氣象博物館、運河博物館等。臺南市無大型展館或美術館,但眾多的中小型文化藝術活動、美術展覽存在於商業空間、小型畫廊。


[編輯] 百貨及購物
有佔地廣闊的新光三越臺南新天地;走年輕流行路線的遠東百貨 FE21'、FOCUS;以及即將開幕的德安購物中心。此外夜市亦頗富盛名,光復後以民族路夜市最具盛名,惟已沒落。目前大型流動型夜市如大東夜市、武聖夜市、花園夜市等最為熱門。


[編輯] 藝文活動與節慶
南方影展(主要以高雄及臺南為主)
府城七夕藝術節
做十六歲(源於泉州,但有別於原鄉的成年禮)
鄭成功文化節
鹿耳門聖母廟國際煙火節[16]
台灣燈會(2005年、2006年舉辦地)
臺南人劇團(臺南在地劇團)

[編輯] 文化
具地方特性的民俗文化本身即反映著一個地域的歷史淵源與時代精神,居民久遠生活特質的演變以及人類進化的歷程。臺南市夙有文化古都之稱,擁有多項地方特有的民俗傳統技藝及文化活動,由於社會的轉型,生活型態的變遷加上市府未能積極參與或輔導,使府城的民俗文化有日漸沒落及消失的趨勢。而臺南市廟宇慶典活動舉辦的季節多集中於春、秋兩季。但分析目前臺南市的觀光發展型態,觀光與民俗及廟宇活動未能有效結合。


[編輯] 宗教信仰
從政府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以人數而言,道教為臺南市信徒最多的宗教,其次基督教和天主教,而佛教則位居第四。


[編輯] 廟宇

大天后宮臺南為大陸最早移民來臺定居的地區,昔日大陸來臺定居的人民,多由福建隨帶神像前來供奉。最初是在家中奉祀,嗣俟人口逐漸增加,即搭建簡單茅屋共同供奉,由茅屋而建成小廟,再由小廟而擴建為大廟。所以臺南廟宇均具區域性,即某廟係屬某幾條街或某境信徒所共同奉祀。寺廟不僅是大部分市民信仰中心,也是民眾日常聚會的場所,古老的寺廟尚具有歷史意義,舉凡民間藝術之菁華,諸如建築、雕刻、陶瓷、書畫等,盡薈萃於斯,可以說是宗教、歷史及藝術的寶庫。

臺南市的祠廟包括了早期由朝廷出資興建的官廟,文人雅士多喜流連的寺庵及民眾建立的境廟。官廟中保存原狀最好者為孔子廟,其歷代修建碑記為全省之最,現經政府修繕完整。而寺庵中,最具代表性者有開元寺和法華寺,其佔地廣闊且庭園佈置雅緻,其中尤以法華寺最為出色。境廟因有群眾基礎,一般經濟狀況良好,然其一有損毀民眾即捐款翻修,以致愈修愈華麗,而漸失原有古樸風味,境廟中保持最好者為大天后宮,祀典武廟及妙壽宮,其中大天后宮與祀典武廟,規模廣大,空間型態甚佳。

廟宇早期為排難解紛之處所,遇境內居民有糾紛時,請求簽首及老大調解,這種調解的集會名為「落宮」,是一種社會制裁。早年臺南市上帝廳境內尚有若干小廟境,遇調解案當事人涉及兩廟境或事情重大者,尚須請上帝廟十八境總簽首蒞臨調解。目前鄉村居民發生糾紛,仍有請廟中老大代為排解者,但已沒有昔年〝落宮〞的權威。


[編輯] 三大匾
臺南府城有三大名匾,分別為:天壇的「一」、臺灣府城隍廟的「爾來了」、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同具有宗教教化深意,言簡意賅的特色,且書法造詣皆有可觀之處,多為醒目警世之意,號稱臺南府城三大名匾。如「一」寓有人千算不如天一算之意;「爾來了」令人明白,城隍主司人間善惡賞罰;「了然世界」指洞悉萬物、大徹大悟的佛學喻意。


[編輯] 詩社
在臺南所創詩社,不僅限於臺南市人,即外省人所創兩社,即明代之「海外幾社」明永曆十五年,設於東都(即今臺南),因隋鄭成功入臺之江蘇徐孚遠中丞等六人,創設海外幾社,稱海外幾社六子。又光緒十五年廣西灌陽翰林唐景崧為臺澎道,與其他顯宦名人數十名設亭吟會於臺南道署。詩社中有稱為詩會、鐘樓、鐘亭、詩學研究會,結居皆屬詩社。其中桐成吟社,其設立時,正值抗戰,時局靡寧,舉凡南市所南社、桐侶、西山、春鶯諸社,處於支離滅裂當中,各社治為一爐,稱為桐城吟會。


[編輯] 安平民俗
安平區,三百餘年來,歷經荷蘭、明鄭時期、滿清,及日據各時期,滄桑屢經,變革相乘,可是安平的舊街道市仔街,依然保持著若干清代古老房屋的建築,許多古時居民的習俗,在安平仍沿襲著,較臺南市猶為守舊。比方在臺南市區內已找不到的擋煞用的「刀劍屏」,安平到處可見,這是住家在庭院對著門口處,立一木屏風,上畫獅頭(口含劍)、八卦,屏風上插有木製刀劍戟五支至七支,它與「石敢當」一樣,是作為擋煞用的。


[編輯] 文學作品
以臺南市為背景之文學作品: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蔡智恆)
赤崁記(西川滿)

[編輯] 出身名人
限於篇幅,請參閱臺南市名人列表


[編輯] 政治情勢
臺南市政治情勢為泛綠、泛藍勢均力敵,六席立法委員往例藍綠各半。早期臺南市長多為中國國民黨籍,但自張燦鍙後,目前(2006)已連三任為民主進步黨籍。

2001年台南市長選舉得票率:
許添財 43.23% 37.40% 陳榮盛
(紅色部分:林易煌=1.86%、張燦鍙=2.9%、蘇南成=14.36%、陳源奇=0.25%)
2004年總統大選得票率:
陳 呂 57.77% 42.23% 連 宋
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
應選6席,泛藍與泛綠各半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數
結果

1 中國國民黨 王昱婷 49,261
2 民主進步黨 王幸男
33,833
3 錢林慧君
32,966 -

4 - 曾文宏 192 -
5 親民黨 高思博 44,004
6 - 梁聰榮 471 -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數
結果

7
中國國民黨 林南生 36,930
8 民主進步黨 唐碧娥 51,422
9 無盟 施治明 14,093 -
10 - 蘇南成 7,249 -
11 民主進步黨 賴清德 45,997
12 - 林聯輝 477 -


2005年台南市長選舉得票率:
許添財 45.65% 41.40% 陳榮盛
(紅色部分:錢林慧君=12.95%)

[編輯] 廣播
頻率 電臺名稱
93.1 兆赫 警廣高雄臺
94.3 兆赫 高雄廣播電臺
96.3/96.1 兆赫 中廣音樂網
*99.9 兆赫(臺南南區) KissRadio(大眾廣播高雄溢波)
97.1 兆赫 (臺南北區) KissRadio(臺南知音)
97.5 兆赫 快樂聯播網(高雄溢波)
97.9 兆赫 微笑廣播網(原Touch廣播網)
98.3 兆赫 港都電臺(高雄溢波)
100.7 兆赫 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CRT)
101.3/107.3 兆赫 漢聲廣播電台
101.7/107.7 兆赫 教育廣播電台
102.5 兆赫 古都電台
103.3/103.1 兆赫 中廣流行網(I Like Radio)
*103.9 兆赫 飛碟聯播網(高雄溢波)
104.9 兆赫 警廣全國治安交通網

部分地區無法接收非臺南地區溢波訊號
兩個頻率代表有兩個同廣播電臺訊號

[編輯] 榮譽市民
德岡直樹

[編輯] 參考資料
^ 依據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官方網站-社區總體營造:志開國小95年度社造點,「桂子山」海拔 26.4公尺,是台南市市區內地勢最高之處。但依據台灣三角點 TWD67 座標表,桂子山三角點標高29.498公尺,約29公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140.111.34.46/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BO%ABn%A5%AB&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孔憲法,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台南市的地理與生態特質》
^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志 〈卷一〉 〈土地誌篇〉》
^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志 〈卷一〉 〈土地誌篇〉》
^ 臺南運河開河八十年
^ 延伸閱讀:寶島臺灣巡禮
^ 孫元衡《赤嵌集(卷4)‧刺桐花》
^ 全球旗幟會館
^ 2005年台南市市鳥選拔活動
^ 臺南市戶政事務所,男女人口比例統計表
^ 臺南市民生綠園圓環的問題、府城老故事
^ 交通部全球資訊網
^ 安平港風景區規劃單軌電車
^ 美味小吃
^ 鹿耳門聖母廟文化館

[編輯] 參考文獻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總體發展計畫》,2002年。
《建築 Dialogue 雜誌》072期,臺南專題,2003年8月。
連雅堂著,《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家詡著,〈臺南歷史建物 宛如另類臺灣史〉
范勝雄著,1991年,〈臺南市的都市成長與變遷以及民俗活動的消長〉,臺南市都市形態與特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臺南市政府,《臺南市志》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安平文化資源巡禮》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府城觀光資訊導覽
臺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
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顯示▼隱藏▲臺南市行政區劃
市轄區 北區 - 東區 - 南區 - 中西區 - 安平區 - 安南區
顯示▼隱藏▲中華民國行政區劃(臺灣地區)
省(精簡化) 台灣省 - 福建省
直轄市 臺北市 - 高雄市1
縣 台灣省: 臺北縣(準直轄市)- 桃園縣 - 新竹縣 - 苗栗縣
     臺中縣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縣 - 臺南縣
     高雄縣 - 屏東縣 - 宜蘭縣2 - 花蓮縣 - 臺東縣 - 澎湖縣
福建省: 金門縣3 - 連江縣
市 台灣省: 基隆市 - 新竹市 - 臺中市 - 嘉義市 - 臺南市
註:1 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實際管轄的太平島及中洲島被劃歸於高雄市旗津區。
2 宜蘭縣頭城鎮的釣魚臺列嶼未有實際統治權,現由日本實際控制,請參閱釣魚台問題。

3 烏坵劃歸金門縣。
顯示▼隱藏▲臺南州(1920-1949)
州轄市 臺南市 - 嘉義市
斗六郡 斗六街 - 斗南街 - 古坑庄 - 大埤庄 - 莿桐庄
虎尾郡 虎尾街 - 西螺街 - 土庫街 - 二崙庄 - 崙背庄 - 海口庄
北港郡 北港街 - 元長庄 - 四湖庄 - 口湖庄 - 水林庄
嘉義郡 大林街 - 水上庄 - 民雄庄 - 新巷庄 - 溪口庄 - 小梅庄 - 竹崎庄 - 番路庄 - 中埔庄 - 大埔庄 - 蕃地
東石郡 朴子街 - 六腳庄 - 東石庄 - 布袋庄 - 鹿草庄 - 太保庄 - 義竹庄
新營郡 新營街 - 塩水街 - 白河街 - 柳營庄 - 後壁庄 - 番社庄
曾文郡 麻豆街 - 下營庄 - 六甲庄 - 官田庄 - 大內庄
新化郡 新化街 - 善化街 - 新市庄 - 安定庄 - 山上庄 - 玉井庄 - 楠西庄 - 南化庄 - 左鎮庄
北門郡 佳里街 - 西港庄 - 七股庄 - 將軍庄 - 北門庄 - 學甲庄
新豐郡 仁德庄 - 歸仁庄 - 關廟庄 - 龍崎庄 - 永康庄 - 安順庄 - 永寧庄(1940年廢庄)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D%97%E5%B8%82"
個分類: 臺南市行政區劃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台南州 | 台灣城市 | 台南 | 太平洋沿海城市 | 台南市
個隱藏分類: 優良條目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Česky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Suomi
Français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한국어
‪Norsk (bokmål)‬
Polski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Tiếng Việt
文言
Bân-lâm-gú
粵語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15:35。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