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成功大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本文講述的是臺灣臺南一所大學。關於遼寧大連一間綜合企業,詳見「遼寧成大」。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校訓 窮理致知
創校 1931年「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設立
1946年「臺灣省立工學院」升格
1956年「臺灣省立成功大學」升格
1971年「國立成功大學」改隸
類型 國立,綜合大學
校長 賴明詔
所在 台灣臺南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一號(校本部)
臺南市安南區安明路三段500號
(安南校區、水工試驗所)
台南縣歸仁鄉中正南路一段2500號
(歸仁校區、航太科技研究中心)
校園 校本部、安南校區、歸仁校區、斗六校區
面積 183公頃
系所院 09學院
40學系
82研究所
01教育中心
54獨立研究中心
教員 1323人
教授 585人
副教授 469人
助理教授 179人
講師 89人
學生 21,362(2007年統計資料)人
大學部 10,420人
研究所 9,843人
國立成功大學網站
國立成功大學(英文簡稱:NCKU,中文簡稱:成大),為臺灣頂尖大學之一,現為全臺規模第二的全科性綜合大學。成大校本部由八大校區組成,每一校區緊緊相連,另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是全臺唯一校區最集中的國立綜合大學。此外,成大也是南台灣教育中心、醫學中心、光電系統科技中心、南區奈米研究中心、航太中心及區域網路中心的所在,是學術領域最為完整的研究型綜合大學。

成大在理學、工學、醫學、人文、管理學、設計與規劃等學術領域均表現傑出,在2005年及2008年分別於中華民國教育部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中各獲總額居次的新台幣17億元補助。

目錄 [隱藏]
1 校名由來
2 學校象徵
2.1 校訓
2.2 校歌
2.3 其他
3 歷史
4 歷任校長
5 學校環境
6 學生活動
7 學院、學系及研究所
8 研究中心
8.1 研究總中心
8.2 國家級研究中心與機構
9 學術評價
10 T3大學聯盟
11 社會形象
12 簽約學校與姐妹校
13 知名校友
14 相關連結
15 外部連結



[編輯] 校名由來
1947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王石安敦請臺灣省主席魏道明為校命名[1],考慮的名稱有「延平」、「成功」等與鄭成功有關者。然因環境因素,歷經十年仍沒定論,最後以「成功」之名為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開臺之功[2]。


[編輯] 學校象徵

[編輯] 校訓
成功大學的校訓為「窮理致知」;在成功校區內有一鐘樓,是為精神象徵所在。


[編輯] 校歌

以鳳凰花為設計主題的校徽校歌是由戴曾錫先生作詞,蕭而化先生作曲

延平拓土興邦地.百年孕育.教化宏揚;
學府臨滄波浩瀚,雍容絃誦,桃李芬芳;
遍東南神明遺冑,重洋負笈,來集斯堂。
瞻望河山三萬里,腥羶未滌,仇恥毋忘;
莫辜負英年歲月,履先民遺跡,文物重光。


[編輯] 其他
公認的校花是鳳凰花,校樹為鳳凰樹。因此有一種校徽的樣式是以鳳凰花為底來設計。


[編輯] 歷史

大學路國立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於臺南市小東門外創校,為現在的成功校區。創校之初設有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增設土木、建築、電氣化學等三科。1942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國民政府接收後,1946年3月改稱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10月再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等6系。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至今。
日據時期1927年(昭和二年)臺灣總督評議會第五次會議中,對於如何普及實業教育所採取的方策之問題,決定設置與工業有關之專門學校。1928年(昭和三年)七月,由於此時臺灣已有兩所高等商業學校,世論強烈表示實在太多,故文教局決定廢掉其中一所,並新建一所工業專門學校。1929年(昭和四年),臺南州政府贈地52942坪做為校址。1931年(昭和六年)三月十六日,在本校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舉行入學考試,共409人應考。三月二十三日,發布錄取通知,第一屆錄取機械工學科25人、電器工學科25人以及應用化學科22人。1932年(昭和七年)十月二十七號公佈成大第一首校歌。1934年(昭和九年)三月十六日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共計60名畢業生,聽眾約五百人。1940年(昭和十五年)機械工學、電氣工學二科增為二班,應用化學不增班,惟將電氣化學組獨立電氣化學科,共設四科六班。1944年(昭和十九年)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電氣化學科依舊。增設土木科及建築科二科,總計有一院六系


[編輯] 歷任校長
日本統治時期
1931年 - 若槻道隆
1941年 - 佐久間巖

成大自強校區奇美樓1944年 - 末光俊介 (代理)
1944年 - 甲婓三郎
中華民國治臺之後
1946年 - 王石安
1952年 - 秦大鈞
1957年 - 閻振興
1965年 - 羅雲平
1971年 - 倪超
1978年 - 王唯農
1980年 - 夏漢民
1988年 - 馬哲儒
1994年 - 吳京
1996年 - 黃定加 (代理)
1996年 - 翁政義
2000年 - 翁鴻山(代理)
2001年 - 高強
2007年 - 賴明詔

[編輯] 學校環境

成功校區工學院大道校總部
校本區座落於臺南市東安坊文化園區內,由成功校區、光復校區、勝利校區、自強校區、建國校區、力行校區、敬業校區、東寧校區等八個校區組成,為全校大部份行政及學院系所的總部,包括總辦公處、文、理、工、醫、管理、社會科學、生命科學、電機資訊、設計與規劃各學院、系、所、夜間部、圖書館、成大博物館、成大藝術中心等。大致以理學、工學、生命科學及電機資訊學群座落於成功、自強兩校區內;而光復校區有文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設計與規劃學院四院,而社會科學院預計在99年遷到力行校區;醫學院與附設醫院所在。體育場所有操場、室內運動場、體適能中心,各種球場等分佈於校區內。宿舍區位於光復、敬業、勝利等校區內,未來規劃集中於敬業、東寧、勝利等三個校區內。[3]
大學路上,高大的羅望子、小葉欖仁印入眼簾,令人感到濃濃的大學氛圍。走進成功校區,區內植被廣佈,有由桃花心木、黑板樹、大葉桉、銀樺和檸檬桉所組成的工學院大道與理學院大道;格致堂以茄苳、樟樹、榕樹繞著著;地下道路旁有阿勃勒,以及其他多種植物。成功校區介於土木、材料兩系館間的路旁有幾棵金龜樹,這條金龜樹道,在成大建校前,原本是臺南府城出小東門通往大灣等地道路上的行道樹,小東路開通後,人車不再經由此道,成大便留下做為古道的見證。光復校區內遍植鳳凰木、樟樹與榕樹,還有一座榕園;中正堂旁也有高大的金龜樹,有著瘤狀粗大怪根的就是了。而中正堂旁邊還有蒸汽老火車頭,早年為學術研究而將之部分解剖,參觀者亦可窺其內部構造[4]。
校內建築風格多元,從清代至現代都有。如臺灣府城小東門、日據時代的步兵第二聯隊宿舍、五六十年代的新數學系館、最近的修齊大樓、奇美樓等。
校外有育樂街、大學路18巷等美食街;北門路、中山路等年輕時尚專業街近在咫尺;附近又有新光三越臺南中山店、大遠百、focus等百貨公司;臺鐵臺南車站後站距校門口約50公尺,可謂生活機能完善。
安南校區
位於臺南市安南區,鄰近臺南科技工業園區、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預定地,目前為研究總中心所在,最具特色為一東南亞最大水利實驗場。未來規劃引進音樂、藝術等相關科系。
歸仁校區
位於臺南縣歸仁鄉,主要為航太中心、航太實驗所所用,同時並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的控制場,以及國家太空中心的南部分處與遙傳追蹤指令站之設置所在。
斗六校區
為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所在地。

[編輯] 學生活動
學生社團
成大的分成綜合性社團、學藝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體能性社團、聯誼性社團等六類,目前約有100多個社團。多數社團於光復校區內的學生活動中心設有社團辦公室作為活動場地,有些體育性社團於光復網球場下方設立社辦。每年開學會於雲平大道舉行社團博覽會,讓新生了解各社團概況,並不定期舉辦各式發表會。社團名錄參考:成大官網
學生自治
各系有系學會,以及結合各系而成之系聯會。全校有成大學生會、學生會評議委員會、成大畢聯會、畢業紀念冊編輯委員會,而宿舍則有宿舍自治委員會。

光復校區鳳凰樹文學獎
「鳳凰樹文學獎」堪稱國內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學生創作園地,基於鼓勵學生創作風氣,提供學生作品發表及自我肯定的機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中國文學繫系學會,每年定期舉辦鳳凰樹文學獎,目前至今不僅有35年歷史,也培育許多知名的文壇作家,目前邁入第36屆。[5]。
鳳凰劇展
「鳳凰劇展」是由中文系日夜間部八個班級,各自推出一齣劇碼參演,原為每年舉辦,後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屬於中文系的年度盛事,創始於1978年,目前已邁入第21屆[6]。
成大藝文季
成大藝文季自2000年開始舉辦,由成大藝術中心規劃並籌辦,並獲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常年贊助。成大藝文季內容包括演唱會、音樂會、戲劇、相聲、畫展、講座等,並邀請國內外知名表演團體前來演出參展,是南台灣之重要藝文盛事,今年已邁入第八屆。
成大學生論壇
自2005年開始,是一個成大及其學生所共同舉辦的活動,藉由論壇活動提供一個學生和大師交流的平台,活動邀請各校學生與大師接觸對話,在參與論壇的過程中,激盪出創新的思維與火花,增廣同學的視野格局,同時也藉由幕後訪談、對話,及心得分享的過程中,使大師有不同於以往的觀感。[7]
成大思沙龍
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繼清大思沙龍之後,第二個與大專院校合作聯盟之文化組織。成思結合「龍應台思沙龍」在台北的國際資源,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介紹並剖析全球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議題,以深入的知識結合活潑的語言面對群眾。議題必須有前瞻性,不討好現實品味。除第一場「你所不知道的香港」由龍應台主持外,其餘皆不同於清大的校方主導,而完全由學生來自行籌畫、主持以及宣傳,因此也就更為貼近了學生的需要與想法[8]。
城灣盃
城灣盃是成大與國立中山大學兩校之間的校際競賽,類似交通與清華所辦的梅竹賽。城灣盃命名是由兩校學生經過投票,由中山大學學生吳昆庭命名的「城灣盃」高票勝出,「城」代表著成功大學,取名臺南府「城」,又與「成」大諧音;「灣」意指中山的西子「灣」。「城灣盃」是以西元紀年,偶數年為成大主辦,奇數年則是中山主辦。2006年為首屆。[9]2008年T3聯盟成立後,增加了中興大學,而比賽項目還增加成大校園特色的「校園路跑」,以『追求勝利、成功』為主題納入城灣盃之體育活動[10]。
校區重新命名
為了使各校區的名稱能夠更貼切的顯示校區特色,於2008年舉辦校區命名活動。

[編輯] 學院、學系及研究所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臺灣文學系暨研究所
藝術研究所



理學院
數學系暨研究所
物理學系暨研究所
化學系暨研究所
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
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衛星資訊暨地球環境研究所
太空天文與電漿科學研究所



工學院
機械工程暨研究所
化學工程暨研究所
資源工程暨研究所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土木工程暨研究所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工程科學系暨研究所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環境工程暨研究所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醫學工程研究所
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民航研究所



電機資訊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光電工程學系
製造工程研究所
微電子工程研究所
電腦與通訊工程研究所
醫學資訊研究所



規劃與設計學院
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都市計劃學系暨研究所
工業設計學系暨研究所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管理學院
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交通管理學繫系暨研究所
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統計學系暨研究所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國際企業研究所
資訊管理研究所
財務金融研究所
電信管理研究所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IMBA)
經營管理碩士班(AMBA)


醫學院
醫學系
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暨研究所
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生理學研究所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藥理學研究所
環境醫學研究所
公共衛生研究所
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
臨床藥學研究所
基礎醫學研究所
行為醫學研究所
分子醫學研究所
臨床醫學研究所
口腔醫學研究所
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藥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老年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系
心理學系
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育研究所
認知科學研究所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生命科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科技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生物訊息傳遞研究所
生物資訊研究所



[編輯] 研究中心

[編輯] 研究總中心
功能服務類
金屬加工技術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技術移轉服務中心
紡織技術發展卓越中心
成大奇美面板科技研究中心
成大中鋼馬達科技研究中心

人文與社會服務類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調查統計研究中心
德國研究中心
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公共事務研究中心
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

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
石油策略研究中心
東亞人文藝術研究中心
客家研究中心
健康城市研究中心
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


科技服務類
漁船及船舶機械研究中心
航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
電漿與太空科學研究中心
環境研究中心
分子醫學研究中心
鋼鐵技術研究中心
衛星資訊研究中心
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機械科技研發中心
防災研究中心
祐生環控研究中心
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公共工程研究中心
電腦與自動化研究中心
半導體研究中心
近海水文中心
中醫藥研究中心
資源再生及管理研究中心
國土研究中心
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

能源研究中心
電機與資訊科技研發中心
馬達科技研究中心
生醫材料及心臟科學研究中心
職業安全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中心
建築科技研究中心
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
奈米粉體科技研究中心
肝臟醫學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創新價值產品設計研究中心
資通安全研發中心
晶片系統研發中心
軟體工程中心
數位生活科技研發中心
微奈米壓印技術與元件中心
產業永續發展中心
尖端光電科技中心
醫學檢驗技術研究中心



[編輯] 國家級研究中心與機構
生物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生物科學與資訊發展中心
國家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國土保存與空間遙測研究中心
國家理論發展與科學研究中心
亞太科技資訊發展中心
醫學檢驗技術研究中心
半導體研究中心
近海水文中心與水工試驗所
尖端光電科技中心
航太科技中心與航太實驗場
衛星科技整合研究中心
分子醫學研究中心
資源再生及管理研究中心
生醫材料及心臟科學研究中心
奈米粉體科技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整合研究中心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NSRRC)

[編輯] 學術評價
國立成功大學在台灣以工科和醫學等『自然科學』領域著稱,整體世界排名,成大實際表現僅次台灣的台大。

2007年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295名,位居臺灣第二位;依據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2007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1],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360名,位居臺灣第二位;而依據2007年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公佈的世界大學不分領域排名,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367名,位居臺灣第三位。2007年西班牙網路計量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CINDOC-CSIC)之網路實驗室(Laboratorio de Internet)所發表的「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1月排名468名,同年7月排名315,位居臺灣第三位。[11]2007年國家新創獎,在學術研究組七個獎項中一舉拿下兩個國家新創獎。

2007年國內首例,跨國產學合作進軍紅海,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DevCorp公司總裁詹姆斯‧葛林伯格(Mr. James L. Greenberg)簽署產學合作協議書;11月與美國德州高速鐵路暨運輸公司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書。2008年美國實驗生物醫學協會(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SEBM)出版的國際知名期刊「實驗生物醫學雜誌(Experimental Biology & Medicine, EBM)」亞洲地區編輯辦公室,締造國內第一個國際期刊的駐點。

2007年認知科學所副教授蕭富仁「冷熱刺激加速中風病人上肢感覺與運動之恢復」乙文,獲得美國心臟學會遴選為2005年十大頂尖論文,美國心臟學會並指出冷熱治療方式對中風復健而言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2]


[編輯] T3大學聯盟
2008年3月21日,成大同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山大學聯合成立T3大學聯盟,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為首任召集人、諮詢委員會主委,預計共同籌組跨校、跨領域的研究中心初期將掛牌成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微奈米研究中心、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及海洋政策研究中心等三個跨校整合的研究單位,並以生命科學、海洋、能源與前瞻科技等為主要合作項目。計畫朝向輪流舉辦活動、共同開設課程、互相承認學分、圖書跨校流通的形式前進。[13]三所大學各有研究特色:中興大學以農業生物科技見長;成功大學以光電、航太與生醫研究見長;中山大學則以海洋科學馳名國際。期望透過資源整合,提升各校特色,帶動中南部人才培育。


[編輯] 社會形象
成大學生常被譽為企業界最愛用的學生。在台灣的教育界也素有「北台大,南成大」的名聲。


[編輯] 簽約學校與姐妹校
國立成功大學與國外多所知名大學簽約,詳細名單請見國立成功大學簽約學校列表

2007年成大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簽約合作,不但在課程上讓學生可以互相選課、承認對方的課程,並且資源完全共享,兩校之間也有交通車往返,希望以成大專長的工程科技、自然科學、人文教育等,再加上南藝大在人文藝術、通識課程上的專業,提升雙方優勢與教學品質。未來並計畫與臺南大學簽約,進行台南縣市大專院校在科技與人文教育的整合、互補。


[編輯] 知名校友
國立成功大學校友眾多,名單請見國立成功大學知名校友列表 或參見Category:國立成功大學校友


[編輯] 相關連結
臺灣各所大學列表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
台灣教育
大學排名
成大博物館
成大醫院

[編輯] 外部連結
國立成功大學官方網頁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國立成功大學校園瀏覽
國立成功大學動態影音簡介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成功大學校友聯絡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
校園生物標本館
世界大學列表 | 台灣大學列表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6%88%90%E5%8A%9F%E5%A4%A7%E5%AD%B8"
個分類: 台灣大專院校 | 台南市大專院校 | 國立成功大學 | 台灣大專院校專科改制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English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14:22。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