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戀屍

戀屍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戀屍)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本條目內容含有對性或暴力的描述、圖像,閱讀、轉載本條目內容可能會觸犯您所在地的法令。另請參見免責聲明。

英國著名拉斐爾畫派畫家米雷刻畫《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歐菲莉亞落水溺死的情景: 《歐菲莉亞》 (1851-1852)戀屍癖為性慾倒錯的一種,表現為對屍體產生的性慾,通過撫摸屍體獲得性的滿足。此種病症多見於從事與處理屍體的職業人士,如太平間、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他們常直接撫摸屍體的敏感部位如乳房或陰部,甚至直接姦淫死者屍體。

目錄 [隱藏]
1 外語名稱
2 詳細定義
3 歷史事例
4 動物界的事例
5 艾瑞克·弗洛姆定義的戀屍癖
6 文澤爾的看法
7 法律與宗教的看法
8 影視及文學作品中的戀屍癖
9 戀屍癖和音樂
10 參考資料及註釋
11 外部連結



[編輯] 外語名稱
希臘語為 νεκροφιλία,源於詞素組合 νεκρός(nekrós:死亡或屍體之意)和 φιλία(philía:喜愛之意)。德語寫作Nekrophilie,亦作Negrophil/-ie,英語為necrophilia。Necrophilia一詞於精神病學家理察·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86年的著作《性精神病態》中首次出現[1]。


[編輯] 詳細定義
主要為以下行為:

撫摸屍會覺得興奮;
旁觀姦屍或觀看他人撫摸屍體會覺得興奮。
喜歡邊看著屍體邊自慰
如果有以下行為會被歸為其他類別(快樂殺人、獵奇殺人等):

先姦後殺會覺得興奮;
男性因強姦或者甚至絞殺女性導致對手處於窒息狀態,因而陰道收窄,強烈刺激男性生殖器而得快感,令對方致於死地而覺得有達成感的興奮;
旁觀先姦後殺而覺得興奮。

[編輯] 歷史事例
戀屍癖與其他性慾倒錯一樣被認為自古已有,但因其異常而秘密進行,極難找到實例。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第二卷記載,在古埃及,達官貴人的妻子或者美女死時,為避免被木乃伊工人屍姦,會擺放三至四天才移交(即使假設其記載是真的,那就可以成為屍姦古已有之的證言,亦不可以斷言木乃伊工人有戀屍癖)。在古代,與死者性交有時候被認為含有魔術的意義。在莫希文明的廢墟中,有描繪生者與骸骨性交的陶器出土。

漢代王莽覆亡之際,出現大規模的盜墓運動,如有女屍,甚至予以屍姦。范曄《後漢書》:「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明、清時規定「姦屍者死」。

在18世紀法國的妓院,有一種特色服務,是妓女躺在棺材中扮死屍,嫖客穿扮成牧師與之性交,甚受一部分人歡迎。莎拉·伯恩哈特也被傳出他曾睡在棺材裡。

1935年12月號雜誌《AMATORIA》曾報導,中國於數百年前就有可供客人擁抱屍體的妓院。《九春亭讀書錄》裡記載著如何防止屍體腐敗以及消除屍斑的按摩方法。民國初年上海外灘一帶的妓院尚存這種服務。[2]


[編輯] 動物界的事例
不僅是在人類,動物界也觀察到有戀屍癖的情況。2003年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就頒授予荷蘭鹿特丹自然史博物館的C. W. Moeliker,他忠實地記錄了一隻綠頭鴨的同性戀戀屍癖。他目擊了一個雄綠頭鴨強暴另一隻在博物館草坪上死亡的雄綠頭鴨達七十五分鐘之久,最後他再也忍不住而去解救那隻死鴨,並驗屍確認牠是公的。[3]


[編輯] 艾瑞克·弗洛姆定義的戀屍癖
在弗洛姆的《分析社會心理學》中,戀屍癖被認為是一種角色變換,現代的社會關係破壞了人類熱愛生命的天性。戀屍癖和破壞欲在弗洛姆看來是「行屍走肉化的後果」。弗洛姆不止將這個概念用在個體上,也使用在大部分的當代文明上。

弗洛姆所引的戀屍癖患者的例子,譬如「對惡臭的嗜好」——源自對腐敗變質的肉類氣味的偏愛。「戀屍癖的語言」常常和毀滅、排泄物和糞便掛鉤。在如此的理論基礎之下,弗洛姆和M.邁科比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活動,得出的結論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屍體的熱愛」這兩個概念和政治及社會狀態密切相關。

在社會範圍內的戀屍癖,弗洛姆將其描述為「科技神化」,其標誌為城市裡的「水泥叢林」、巨型機械、迷戀科技、浪費資源和人類的官僚主義。

在其作品《人類的破壞性解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中,弗洛姆將「病態的戀屍癖」認定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行為畫像。


[編輯] 文澤爾的看法
在文澤爾的《從懼屍心理到戀屍癖》[4]和《來自科塞爾的不死之愛》[5]中,更多的則是出入人文主義的目的來分析戀屍癖現象,將個體和社會明確分割開來,強調了戀屍癖的前提條件是懼屍心理的克服,是主動對同類屍體所給出的「危險暗示」這種天賦本能的拋棄,並試圖將戀屍癖和戀物癖結合起來。

文澤爾認為,戀屍癖只是人類情感和置換心理的一種極端表現形式,而非心理學上的疾病。《從懼屍心理到戀屍癖》中引用法醫收藏屍體小指骨的例子;《來自科塞爾的不死之愛》中圍繞科塞爾醫生保存妻子屍體長達七年之久,並與屍體發生長期性行為的案例進行分析,除了說明戀屍癖更應細分為不同類別之外,亦暗示某些戀屍癖應和人格分裂聯繫起來,作為人格分裂的一個特殊例子。

在其小說《幽靈停屍間》中,亦對具有戀物癖特性的戀屍癖現象進行了大量的心理分析。


[編輯] 法律與宗教的看法
本文僅具一部份地域的觀點或資訊,尚需補充世界性的內容。
歡迎改善本文,或討論本文任何問題。

在法律觀點上,姦屍會被判有期徒刑。據《中華民國刑法》:

第247條,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損壞、遺棄或盜取遺骨、遺髮、殮物或火葬之遺灰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49條:發掘墳墓而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50條: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二百四十七條至第二百四十九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另於香港,戀屍癖者亦有可能被控以阻止屍體合法埋葬罪。

佛教亦視姦屍為犯邪淫戒,不可悔。《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壞。共彼行邪婬。女者三處犯不可悔。」


[編輯] 影視及文學作品中的戀屍癖
電影中也經常將戀屍癖作為主題。如德國先鋒派地下導演Jörg Buttgereit所拍的《困惑的浪漫》(1987)及《困惑的浪漫2》(1991)中,用相當激烈的手法表現了對屍體的愛戀。類似的後繼者還有Lynne Stopkewich導演的Kissed(1996)。戀屍癖主題最有名的電影化作品應數希區柯克的《迷魂記》(1958),在希區柯克極為藝術化的導演之下,這部線索錯綜複雜的心理懸疑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中的戀屍癖內容更多地是為懸疑主題服務。另一部極其風格化的戀屍癖片子是法國導演François Truffaut的La chambre verte(中譯《綠房間》)(1978)本片和《迷魂記》一樣充滿了心理暗示。《白雪姬》中,寫路易王子的戀屍癖。中國民初作家沈從文的自傳也提過一家豆腐店老闆挖出商會會長女兒的屍體,背到山峒中去睡三天,方又送回墳墓去,最後被逮捕,執行死刑之前還說:「美得很!美得很!」[6]

英國作家莫·海德的小說《鳥人》也講述一戀屍癖的故事,主角招一男妓後,為於男妓身上獲得滿足而將其殺死。

史蒂芬·金的小說《心理遊戲》中,主角被一位喜愛掘屍的戀屍癖者跟蹤。


[編輯] 戀屍癖和音樂
一些金屬搖滾和死亡金屬的歌詞中常常提到戀屍癖。在流行樂中也經常出現戀屍癖的主題,比如Nick Cave和Kylie Minogue的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及Cat Stevens的單曲Lady D'Arbanville。某些說唱樂手也以戀屍癖為主題。


[編輯] 參考資料及註釋
^ 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86). Psychopathia Sexualis. English translation: ISBN 1-55970-425-X.
^ 桐生操/著 王姿雯/譯 《世界情死大全》 麥田出版社 2006.08 ISBN 9789861731179
^ http://improbable.com/ig/ig-pastwinners.html#ig2003
^ 《從懼屍心理到戀屍癖》載於《推理恐怖研究》2006年4月號,電子版:http://www.tkyers.com/magazine/tky4.exe
^ 《來自科塞爾的不死之愛》載於《推理恐怖研究》2006年10月號,電子版:http://www.tkyers.com/magazine/tky10.exe
^ 《從文自傳——清鄉所見》


[編輯] 外部連結
屍生戀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80%E5%B1%8D%E7%99%96"
個分類: 未成年人不宜 | 戀物 | 性慾倒錯
個隱藏分類: 部分地區的觀點
查看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監視 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個人工具Thsrc291 我的對話頁 參數設置 監視列表 我的編修記錄 登出 導航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搜尋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鏈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連結
引用此文
其它語言
Brezhoneg
Bosanski
Català
Česky
Dansk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Eesti
فارسی
Suomi
Français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日本語
ქართული
Lietuvių
Македонски
Nederlands
‪Norsk (nynorsk)‬
‪Norsk (bokmål)‬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čina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本頁最後更動時間: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09:48。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沒有留言: